翌日,未時(13點-15點),北京,皇宮。
昨日午時從山海關出發的清軍騎兵,經過一天一夜的不眠不休,換乘了五六匹馬后,這才趕到北京,并把山海關的求援信,交到了多爾袞手中。
當多爾袞看見手中來自山海關的求援信時,他腦子里的第一反應是不可能,因為如今的山海關幾乎不可能遇到襲擊,唯一能夠給山海關造成威脅的只有來自海上。
如今大清已經控制了京畿周邊、山西和陜西以及山東大部分,遼東也在大清的控制范圍,周圍的蒙古和朝鮮都屬于大清的附庸,更關鍵的是,蒙古和朝鮮可沒有實力對山海關造成威脅,畢竟除了乘船前往山海關,從任何地方抵達山海關,都會被清軍發現。
當多爾袞看完求援信中的內容后,猶如晴天霹靂,頓時意識到,此番前來進攻山海關的,肯定就是此前幫助大清攻下山海關的那些朝鮮人,因為,只有那些朝鮮人才有足夠的船只運輸大量的兵力抵達山海關,從而繞過遼東方向清軍的探查。
同一時間,盛京方向也收到了來自山海關的求援信,只是,此時的盛京,除了盛京的一萬守軍,以及索尼留下的五千軍隊之外,剩下的大軍正在赫圖阿拉附近,根本沒有多余的兵力增援山海關。
不過,考慮到山海關的重要性,留守盛京的大清官員還是決定派五千軍隊前去增援山海關,只要能守住山海關不被攻破就行了。
……………………………………………………
多爾袞意識到進攻山海關的是那些朝鮮人后,立刻想到了緣由,必然是那些朝鮮人沒有得到大清的認可,這才前來進攻山海關,于是乎,多爾袞立刻找到順治,讓其頒布一份詔書,認可朝鮮李琿的王位。
很快,一隊帶著圣旨的清廷使者,快馬加鞭的向著山海關前進。
只是,還未等這些清廷使者抵達山海關,便見到了數千潰敗的清軍士兵,一問之下,這才得知一個天大的壞消息,進攻山海關的敵軍,只用了一晚上的時間,便攻入了關內,并且防守山海關的清軍根本不清楚進攻的敵軍有多少人。
只知道進攻的敵軍擁有大量的火炮,至少上千門,清廷使者得知消息,立刻分成了兩隊,一隊帶著從山海關敗退的清軍前去尋找多爾袞,另一隊人則直接前往山海關與對方交涉。
翌日,來自盛京的五千清軍率先抵達山海關,只是,如今的山海關早已易主,前來增援的清軍見到山海關城頭上的旗幟變換后,并沒有選擇撤軍,而是一邊派人回去向盛京報告情況,一邊準備進攻山海關。
因為,前來增援的五千清軍發現,此時山海關內的敵軍,正在緊急修復山海關南面被摧毀的城墻,若是等到這片城墻被關內的敵軍修繕完畢,清軍想要再次奪下山海關,恐怕就沒那么容易了。
……………………………………………………
山海關,城墻上。
“啟稟將軍,城外的韃子騎兵在五千人左右,韃子騎兵發現山海關易主后,并沒有選擇撤退,應該是看到了我軍正在修繕城墻,準備從城墻倒塌的那片區域沖進來。”
剛剛從城外返回的探子向秦超明匯報道。
“無妨,我軍在那段倒塌的城墻外布置了五千守軍和三百門火炮,既然那些韃子想要從缺口處沖進來,那就讓他們試一試。”
秦超明輕蔑的一笑,根本不把此事放在心上,目前最重要的乃是先把山海關的防御重新布置一番,并修繕倒塌的城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