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后,吳三桂便與劉澤清共同派人告知劉良佐,兩方準備派兵協助劉良佐消滅那支劫掠貨物的‘清軍’,并各發兵五萬,總共十萬人,前往壽州地界幫助劉良佐。
雖說劉良佐聽聞這個消息,心里是拒絕的,奈何他不是那支‘清軍’的對手,實力又受損,若是持續被這支‘清軍’消耗下去,恐怕要不了多久,他怕是連自己的地盤壽州都保不住了,因此不得不同意吳三桂和劉澤清兩人提供的幫助。
不過,劉良佐也不蠢,雖然他同意了吳三桂和劉澤清兩人提供的幫助,但卻并不允許雙方的兵馬進入壽州城,只允許雙方的兵馬在壽州城外駐扎。
只是,當吳三桂投降南京楊家后,攻城戰的模式就改變了。
吳三桂并不需要攻城,只需靠近壽州城,并在趁著夜色在壽州城外埋設大量的火藥,便可一鼓作氣的攻陷壽州城。
至于火藥的來歷,這也很好解釋,此前清軍不是利用過火藥破城嘛,再加上劉澤清也知曉吳三桂的父親等人皆在滿清的京城之中為官,所以吳三桂可以解釋這些火藥乃是從清軍手中獲得的,也不會引起劉澤清的懷疑。
很快,吳三桂便與劉澤清率軍離開己方的駐地,向著壽州進發。
……………………………………………………
與此同時,楊三生也在控制的領地內,開始搞起了改革。
而此番改革,也正是拖延楊三生快速派兵一統天下的重要事件。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和積累,楊三生已經做好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所需要的必需品。
東番島的格物院,經過院長孫元化以及大量學子日以繼夜的努力之下,于半年前,終于完成了第一代蒸汽機的制作和實驗,并在經過三個月的測試,以及數十次整改之后,十多類用于民生產業制造的蒸汽機于三月前交付靖海侯府,其中包含用于紡織類、礦業類、漁業類的蒸汽機。
同時,由于呂宋島、庫頁島以及堪察加半島等地產出了大量的原材料,并且由于東南亞的局勢逐漸惡化,楊三生早在月余前便向呂宋島下令,命令其停止向來自歐洲的商船出售原材料,例如生絲、馬尼拉麻以及礦石等只需經過一番加工便能售賣的物資,只允許向歐洲的商船出售工業品,例如絲綢、布匹、纜繩以及玻璃等成品。
此前由于沒有蒸汽機可以加快工業品的制造速度,楊三生控制的領地內部,大量的原材料全都處于產能過剩的狀態,畢竟人力加工商品的速度有限,且制造的成品也會有些許瑕疵,因此,楊三生為了穩定經濟,不得不向歐洲的商船出售原材料,讓那些歐洲的商船帶著從呂宋島購買的原材料,跑到印度加工一番,便可以運送回歐洲大賺特賺。
眼下,楊三生已經開始在控制的領地內強行讓所有的商會或商行建造工廠,并使用蒸汽機來加快工業品的生產速度,以確保不久之后便會有大量的工業品出現在市場之上,斷絕那些歐洲商人賺大錢的機會。
由于蒸汽機屬于新鮮事物,不少商人并不懂得使用蒸汽機有何效率,但又礙于靖海侯府的威勢,這才不得不接受靖海侯府強行賣給他們的蒸汽機,并安排人員學習和建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