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這幾個字,就只剩下了鮮紅的指印。
很顯然,這些農夫都是用自己的鮮血,來表明自己的決心!
朱元璋捧著請命書,久久不語,眼睛微微有些紅。
過了好一會兒,朱元璋才嘆了一口氣。
“咱何德何能,大明何德何能?”
“竟能讓百姓為國盡忠!”
“李公公,快去請咱的好大孫!”
這還是第一次,老朱為老百姓的善舉而感動。
自從他起義以來,已有數十年之久。
當初張士誠被圍,浙西城民就是跟著張士誠一起守城的。
朱元璋看得眼睛都紅了。
為什么本地人會幫他張士誠?
無論是出錢,還是出力,都讓他很是羨慕。
大明立國后,更是對浙西地區的賦稅很重。
最夸張的時候,浙西一地的稅收,幾乎占了大明全國的百分之二十。
這次,也就是他的大孫子,讓他嘗到了這個沒有過的滋味。
萬民書!
百姓們紛紛要求平叛。
在此之前,朱元璋是萬萬沒有想到的。
他從來沒有答應過,要把土地賞給他們,可他們卻一心想要為大明而戰。
“臭小子,你比咱強多了,咱是老了啊。”
朱元璋定了定神,微微一笑。
唯一讓他慶幸的是,百姓們都站在了大明這邊。
而不是什么狗屁的江西順天王。
還好朱雄英不是順天王之子,而是朱元璋的長孫。
否則的話,這一戰,怕是難打了。
李公公接到朱元璋的命令后,就急匆匆的離開了皇宮,直奔科技部。
事實上,朱雄英一回應天,朱元璋就已經知道了。
李公公大步流星地走了進來,卻見朱雄英在筆記上寫著什么。
“李公公?你不伺候爺爺,怎么跑到我這里來了?
朱雄英一臉茫然。
按照慣例,朱元璋應該要么在奉天殿要么在坤寧宮馬皇后那的。
平日里,李公公都是跟在朱元璋身邊。
“殿下,皇上請你入宮。”李公公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
“入宮?”
朱雄英面色古怪,大半夜的,朱元璋叫他進宮做什么?
真要出了什么事,一般都是跟朝中大臣喊一聲,讓他們進宮,不關他一個九歲的孩子的事。
“是的,陛下正在等你。”
“李公公,你老實告訴我,到底是怎么回事?”
“殿下去了就知道了,似乎是鳳陽的人寫了一份請愿書,具體的我也不清楚。”李公公佝僂著腰回道。
倒不是他刻意隱瞞,而是他真的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么。
他還沒有看過請命書上的內容。
他聽到的,只有一張“請命書”。
然而,當朱雄英聽到請命書的時候,他的心猛地一跳,暗叫不好。
鳳陽的百姓怎么可能這么傻?
難不成還可以弄一份請命書,把老朱趕下皇位,讓自己坐上皇位?
這不是在幫我,而是在給我添亂!
朱雄英的心,一下子提了起來。
他的大腦飛速運轉,想要找個借口搪塞過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