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有的是單身,有的則是拖家帶口。
有沒有錢,有沒有地都無所謂。
主要是還沒來過東瀛,換個地方安家,倒也不是什么壞事。
當然,最重要的是,朱雄英的名頭,實在太響亮了。
尤其是中都鳳陽,聽聞朱雄英這番話,九成以上的人都把名字報了上去。
一時間,遷徙東瀛的消息傳遍了整個大明!
朱雄英原本的計劃是,遷移二三十萬左右的人口去東瀛。
但是,僅僅是一個月的時間,就有十萬多戶人家報名。
就算每戶5人,那也是五十萬人!
如果只是十萬人的話,朱雄英只需要告訴老朱一聲就行了。
如果是二三十萬的移民,老朱大概要考慮一下。
可遷徙超過五十萬人,老朱是絕對不會答應的。
這江山,是大明的。
百姓,也都是大明的人。
搬到東瀛,又是怎么回事?
老朱肯定不會讓那么多人離開大明的。
無奈之下,朱雄英只好吩咐毛驤,不要招那么多人。
二十萬人,這已經是極限了!
和老朱爭一爭,未嘗不可!
至于其他人,朱雄英還是讓毛驤登記了一下。
現在用不上,未必就不能用。
目前只是一座島,以后還會有四座!
東瀛南北朝的時候,東瀛的人口已經達到了七八百萬,朱雄英遷移過去百萬人,一點都不多。
到時候,整個東瀛都會成為大明的天下。
朱元璋自然也知道了這件事。
清晨,奉天殿偏殿之中。
朱元璋正在整理自己的儀容,為今天的朝會做準備。
李公公幫著朱元璋整理了一下龍袍。
“咱聽說,那小子又在外面胡鬧?”朱元璋問了一句。
“啟稟皇上,大孫殿下正準備將大明的百姓遷移到東瀛去。”
李公公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據奴婢所知,皇長孫殿下原本并沒有打算遷移很多人。”
“不過,當消息傳出去之后,許多大明百姓紛紛報名。”
“至于中都鳳陽,那就更不用說了,八成以上的人都愿意去。”
“他開出的條件是什么?”朱元璋冷哼一聲。
他怎么也沒想到,鳳陽的百姓竟然會對朱雄英死心塌地,根本就沒有考慮過老朱的感受!
“皇長孫開出的條件,是將田產再加二成,成年人一年可得五兩銀子,可拿三年。”
李公公沒有隱瞞,繼續道:“而且,每年海可以乘坐沒有風帆的大船,回到大明探親。”
“唉!”
老朱長嘆一聲:“有錢真好!只要給錢,百姓就愿意遷徙!”
“來人,讓那臭小子上朝,今日必有人參他。”
朱元璋那叫一個郁悶!
當初他將人遷移到中都鳳陽,可是強制遷移的。
然后才造就了鳳陽現今的繁華。
可沒想到,如此繁華的中都,現在竟然留不住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