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的還少。
朱元璋休息的時候,李公公可是累壞了。
…
第二天一早。
朱雄英醒來后,吩咐秀春給他做早餐。
早餐過后,天色依然昏暗。
但早朝已經開始了。
朱雄英剛到奉天殿殿門口,便有其他的文武百官,陸陸續續地到來。
早朝之時,李公公一如往常一樣,站在奉天殿門前,高聲喊道。
“上朝!”
朱雄英走在一眾大臣的前面,這也是理所當然。
李公公見禮完畢,繼續高聲喊道:
“有事啟奏!”
大殿之中,一片死寂。
朱雄英在上朝的時候,文武百官都安靜了下來。
一直都是如此。
畢竟,他們也怕把自己暴露給朱雄英,受到錦衣衛的懲罰。
所以,選擇了沉默。
畢竟,大明的律法,也沒說過,上朝的時候,一定要說話的。
閉嘴吧。
不知道過了多久,刑部尚書開濟沉聲道:
“臣有奏。”
“啟稟陛下,韃靼和瓦剌人的首領和他們的家人已經全部被殺。”
“應天城的城墻上,馬哈木、阿魯臺、鬼力赤、脫歡四人的腦袋被懸掛在城墻上。”
“這一幕,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
“大明的百姓們,對大明保護邊疆的決心,贊不絕口。”
“萬民歸心,這是大明之福啊!”
不少人心中忍不住暗罵。
老奸巨猾!
真是個老油條。
太孫在場之時,他絲毫不提別的事情。
只是當著太孫的面,夸獎了大明一把。
“很好,咱很高興。”
朱元璋說完這句話,就再也不吭聲了。
整個奉天殿都安靜了下來。
朱雄英見眾人都不說話,便開口道:“陛下,孫兒這一次出征草原,已經成功地將草原上的所有人都殺了個精光。”
“除了大明希望小學和龍虎衛外,還有一個人立下了汗馬功勞!”
“哦?”
“還有誰?”朱元璋眉頭一挑,問道。
他的演技有些夸張,但百官們卻是不敢多說什么。
“遼王朱植。”
朱雄英淡淡道:“草原上的人,分為三大部落。”
“他們分別是瓦剌人、韃靼人和女真人。”
“前兩個,都是龍虎衛解決的,而女真人最后被遼王朱植所滅。”
“為了孫子的后方安穩,他擋住了女真人的去路。”
“孫兒認為,遼王朱植當受封賞!”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盡都是眉頭緊鎖。
朱雄英身為大明太孫,又有削藩之意,怎么現在又在為朱植求賞?
這似乎有哪里不對!
這跟朱雄英給人的第一印象不符啊!
文武百官雖然有很多的疑問,但卻無一人敢出聲反駁。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一年來,朱元璋老得很快。
在這種關鍵時刻,和朱雄英對著干,不就等于放棄了陽關道,非要走獨木橋嗎?
朱元璋看著滿朝文武,大臣們的反應讓他很滿意。
沒人敢說什么,已經算是很好的結果了。
朱元璋淡淡問道:“那你對遼王朱植的封賞有何看法?”
“孫兒認為,遼王朱植這些年駐守遼東要塞,對草原了如指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