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驤,你去把解縉、楊士奇叫來。”
朱雄英喊了一聲。
“是!”
毛驤領命而去。
不多時,解縉、楊士奇就陸陸續續地來了。
“殿下!”
兩人都不知道朱雄英有什么事。
“坐吧,我等你們好久了。”
朱雄英請二人入座:“這些奏章,本應由陛下批閱。”
“但今天陛下有些不舒服,就拜托你們了。”
解縉、楊士奇:“……”
那是奏章!
可不是地攤貨。
“這…”
憨厚老實的楊士奇第一個提出了質疑:“殿下,這樣不好吧?可不能越俎代庖。”
“沒事,就說是我逼你改的。”
朱雄英哈哈一笑,說道:“這件事我擔著。”
“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可以隨意處置。”
“若是遇到什么棘手的問題,就來找我,我來定奪。”
把活甩了,朱雄英的心情頓時輕松了不少。
回到科技部基地,朱雄英泡了杯清茶,躺在了許久沒有躺過的躺椅上,沉沉睡去。
等朱雄英醒來,就看到解縉跟楊士奇站在他的面前。
朱雄英帶著幾分歉意道:“下次你們批閱完奏章,就可以先走了,不必等我,等我醒了自己看看。”
“殿下,我們等你是有事情。”
解縉是個爽朗的性子,當即笑道:“兩百余封奏章里,有資格讓殿下看的只有一封。”
“哦?”
朱雄英雖然有些驚訝,但語氣卻是十分的平靜。
這一點,他早有預料。
如今的大明,除了滿者伯夷和安南國外,還有十多個布政司。
還新增了東勝州,北地兩個布政司。
當然有很多事情要做。
“那份需要我看的奏章在哪里?”
楊士奇很快就呈上了奏章。
朱雄英打開奏章一看,卻是大吃一驚。
寫這份奏章的,是山東布政使鐵鉉。
鐵鉉別的不說,為人還算正直。
先是山東布政司,再到后來的兵部尚書。
這個人,絕對不是一般人。
他的奏章很簡單。
那就是在山東布政司復刻應天城的現代運作方式,努力使山東布政司與應天城聯系起來。
這樣一來,山東布政司的老百姓就可以過上好日子了。
鐵鉉的奏章上寫的很多,不過朱雄英卻一點都不覺得無聊。
他從幾個方面,對山東布政司的工作進行了詳細的說明。
只有這樣,才能推動山東的經濟發展。
“這個鐵鉉,倒也有幾分本事。”
朱雄英看了一遍,忍不住嘆了口氣,道:“大概是想把山東也搞個現代化建設吧。”
“他的想法很有魄力,甚至能隱隱跟上你們的腳步。”
“這事情,我是贊同的。”
朱雄英在奏章上寫下了一個字。
準!
“不過,并非只有山東布政司,只要條件允許,大明各地都可以如此。”
朱雄英接著道:“資金的事情,楊士奇你看著辦吧。”
“我可不想看到這筆錢落在官員手里。”
“你跟下面的人說一聲,空印案的官員是我抓的。”
“而且,李善長一案,還是我親手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