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放下手中的活,抬起頭來,看著李芳遠。
朱雄英微微一笑,道:“李世子,你在大明住得可還習慣?”
“回殿下,習慣。”
李芳遠被朱雄英的氣勢壓得喘不過氣來,連忙道:“大都很繁華。”
“那就好!”
朱雄英微微一笑,道:“我怕招待不周,大明不能盡地主之誼。”
“哪里哪里!”
李芳遠忙搖頭道:“楊大人安排的很妥當,一切都好。”
說罷,李芳遠向楊士奇頷首示意,算是回禮。
一時間,整個辦公室都安靜了下來。
隨后,朱雄英也不廢話,直接問道:“不知李世子對楊大人提出的條件還滿意嗎?”
“臣服于我大明,或是大明龍虎衛,踏上朝鮮的土地,你自己選吧。”
“殿下,這……”
李芳遠也沒料到朱雄英會如此干脆。
看來,這一切都是早有預謀,就等著他這個羔羊入虎口了。
“這是否太唐突了?
“歸順大明這么大的事情,父王未必會答應。”
“國內的百姓也不一定會答應,稍有差池,便會生亂。”
當然,這些都是托辭。
李芳遠這是在拖延時間。
“那倒不會。”
朱雄英淡淡道:“只要你答應了,你父王答應了,這件事就成了。”
“你朝鮮的百姓們,都想過上大明的生活。”
“現在大明的老百姓,兩天能吃上一頓肉,哪怕是窮苦人家,也不會挨餓。”
“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都在溫飽之上,我想,你李氏朝鮮,還做不到這一點。”
現在,大明除了一些偏遠山區的人外,其他地方都已經推廣了三種作物。
這三種作物,足以讓大多數人擺脫饑餓。
“殿下,我們國家境內,的確有不少人還在挨餓受凍,但是……”
李芳遠還想說些什么,朱雄英卻搶先一步道:“李世子,我記得你也是學過儒家的。”
“是的,殿下!”
李芳遠低著頭,一臉的慚愧。
他從小就立志要用儒家思想來治理天下。
所以他瘋狂的學習著華夏的儒家思想,還有治國之道。
“那李世子應該明白,要以朝鮮國的黎民百姓為重。”
“若是歸順我大明,三年之內,不會有饑民餓死,不出五年,就能達到大明的標準。”
“讓他們安居樂業,讓他們的孩子能接受教育!”
“這豈不是符合儒家的王道么?”
李芳遠心中也是異動了。
準確的說,是心亂了。
朱雄英在辯論中最愛用的就是這種手法。
用魔法打敗魔法。
你不是喜歡儒家思想么?
那我就用儒家的思想,讓你沒有拒絕的理由。
如果你不臣服大明,你這輩子學到的東西,都將成為一個笑話!
“殿下,恕我李芳遠直言,若我不答應,朝鮮該會如何?”
李芳遠抬頭望著朱雄英。
“戰火蔓延千里,你們的國家將再無安全之地,我言出必行。”
朱雄英泡了一杯茶,推給李芳遠:“識時務者為俊杰。”
“滿者伯夷國想必你也聽說過吧,就是因為負隅頑抗,才被我滅掉的。”
“胡氏王朝,你應該知道吧,他們已經投降了,現在在應天城過得不錯。”
“你有空的話就去看看。”
“至于草原上的人,傷害了我大明的子民,我已經屠殺了數十萬人。”
“至于走哪條路,李世子自己看著辦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