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說道:“削藩是必須的,只要我削藩,朱棣就會造反。”
“朱棣謀反,除了出兵鎮壓,別無他法。”
這一點毋庸置疑。
朱元璋很清楚,朱雄英和朱棣都是什么樣的人。
朱雄英身為太孫,自然是心高氣傲。
他認定的事,就絕對不會放棄。
而且還是那種無法勸說的類型。
朱棣也是一代梟雄。
至少在朱元璋眼中,朱棣是最像他的兒子。
智勇雙全,目光銳利,身經百戰,一樣的孤傲。
誰敢削他的藩王之位,他就會造反。
這二人所處的立場不同,太明必有大亂
但是具體亂到什么程度,他就不清楚了。
就是朱元璋本人也不清楚。
但朱雄英卻是胸有成竹。
如今的他,早已非當年的朱雄英。
十年前,朱雄英身邊只有一群錦衣衛,這些人根本上不了戰場。
而朱棣手里還有草原上的軍隊,雙方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
不過這么多年下來,朱雄英已經積累了足夠的力量。
就算朱棣起了反叛之心,朱雄英也有足夠的能力去應對。
當然,靖難之戰本來就是大明內部的爭斗,聲勢浩大。
但那是因為這皇位上是朱允炆。
朱允炆是個不識好歹的人,自然比不上朱雄英。
雙方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
過了好一會兒,朱元璋這才放下心來。
事已至此,還能怎么辦?
既然如此,那就順水推舟吧。
無論如何,朱雄英都會贏。
而老朱本人,也是向著朱雄英。
那就好辦多了。
朱元璋深深的看了朱雄英一眼,然后道:“削藩可以,如果老四造反,你也可以出兵。”
“不過,咱的要求只有一個。”
若是朱雄英不答應,朱元璋也不會答應削藩。
“什么事?”
朱雄英知道是什么事,但還是問了出來。
“別殺他。”
朱元璋正色道:“不管怎么說,你都要給他留一條活路。”
“就算是他想要尋死,你也必須阻止。”
“只有這樣,你才可以削藩。”
“他若是自盡而亡,那也算是失敗。”
“這是咱爺倆的君子協定,如果你答應了,咱就答應削藩!”
這所謂的君子協定,等朱雄英削藩之時,朱元璋肯定已經駕鶴西去了。
朱元璋一死,就算朱雄英親手殺了朱棣,朱元璋也沒辦法追究他的責任。
所以,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朱雄英的品行之上。
只要你答應了,老朱就答應你削藩。
若是你不同意,那我老朱可就不客氣了。
現在朱元璋還是皇帝,如果他想給朱棣留一條后路,那朱雄英就麻煩了。
這也是朱雄英所不愿意看到的。
“好,那就這么說定了。”
朱雄英立刻笑道:“那我就把話說在前頭,到時北平沒有藩王,就讓文鈞去歷練。”
“呵呵。”
朱元璋冷笑一聲,說道:“你這次來,是想讓咱給文鈞送一份禮物嗎?”
“你說的話你自己都不信,何況是咱?”
老朱看了朱雄英一眼,眼中閃過一絲嫌棄。
果然,愛情是會消失的。
朱雄英訕訕一笑,道:“我只是順便而已!這是一箭雙雕啊!”
“反正北平最終還是要拿下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