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通過的話,那就方便多了。
但跨海鐵路哪有那么好造的?
以大明目前的科技水平,是造不出這樣的東西的!
“嗯,差不多了。”
朱雄英滿意地點了點頭:“那就拜托你了。”
“準備一份針對東勝州民眾的報紙。”
“下一步,我們要在東勝州,讓所有人都能坐上蒸汽火車!”
解縉一聽,頓時大驚!
居然是這么大的事情!
雖然這件事之前已經有人提過了,但是沒有朱雄英的命令,他們也不敢輕舉妄動。
要知道,如今的大明,最重要的就是蒸汽火車。
如果普及開來,那蒸汽火車也就不是什么秘密。
“殿下,您是否已經決定向東勝州開放鐵路?”
解縉忍不住問了一句。
事實上,之前在東勝州發生的事情,解縉也聽說過。
不過解縉并沒有過來詢問朱雄英。
畢竟,這不是他負責的事情,不在他的管轄范圍之內。
“是啊,蒸汽火車早晚是要普及的。”
朱雄英點了點頭,道:“還不如趁著東勝州穩定下來,將蒸汽火車推廣開來。”
“你去準備一份新聞稿,讓東勝州的所有人都知道。”
“另外,你還是工部尚書,讓蒸汽火車制造廠調幾輛火車頭過來,送到東勝州去,爭取早日開放給百姓使用。”
解縉兩眼放光!
科技造福人民的時代,即將到來!
不管是解縉,還是大明希望小學的學生。
尤其是早年就在大明希望小學上學的孩子們。
朱雄英都很注意培養他們的家國情懷。
這些人在大明希望小學畢業之后,一心想要報效國家。
解縉也是如此。
他早就想要向大明百姓開放蒸汽火車了。
這樣一來,老百姓的生活就方便了很多。
人口流動性將大幅提高。
從經濟學角度講,這也是經濟發展的一種方式。
“臣遵命!”
說到這里,解縉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激動,“我一定會將這件事情辦好!”
“再過半個月,我會讓東勝州的所有人都能坐上蒸汽火車!”
“少吹牛逼。”
朱雄英微微一笑道:“一個月!遲了,別怪我不客氣。”
“遵命!”
解縉大喜。
“對了,殿下,前些日子東勝州是怎么回事?”
解縉憋了半天,這才問道。
“小事!”
接下來,朱雄英將東勝州鐵礦案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告訴了解縉。
解縉聽了后,眉頭不由的皺了起來。
他知道,再查下去也沒用了。
這一切的幕后黑手,就是燕王朱棣。
不過上面有朱元璋在,就算真能找到證據,也是白搭。
老朱不想殺朱棣,沒有任何辦法。
“對了。”
聊著聊著,朱雄英像是想到了什么。
說完,他又看向解縉,“我打算在東勝州設立一個監察機構。”
“這個機構,名為監察司。”
“監察司直接面向民眾,接受所有民眾的舉報。”
“而這個監察司,則是獨立于衙門之外的,直接和我對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