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一幕,朱雄英忍不住冷笑一聲:“好啊!說起來,你也知道普度眾生這四個字。”
“普度眾生,既是佛教教義,也是一種指責。”
釋迦也矢接過話題,對朱雄英微微一笑。
不料朱雄英笑得更厲害了,過了好一會,他才說道:“晦氣!”
“普度眾生這四個字,你們也好意思說出口?”
朱雄英迎著這些人的目光,繼續說道:“我太明教化萬民,濟世救人,并無宗派之分。”
“甚至連籍貫都沒有區分。”
“就連烏斯藏人,都被大明人當成了自己人。”
“可佛門之中,有派系之分。”
“不屬于你們治下的人,死了也就死了。”
“你教派之外的人,你們都可以不理會,這就是所謂的普渡眾生?”
“將眾生分成三六九等,你們背后的佛陀,就是這個樣子?”
朱雄英說的沒錯。
這也是他將佛門從烏斯藏帶到應天城的原因。
在這一地區,僧侶們又分成了很多教派。
不同的佛教寺院輻射范圍也不一樣。
如果范圍內有什么事情,他們會去處理,但是和自己無關的事情,他們是絕對不會插手的。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烏斯藏才會變得如此的混亂。
這也是朱雄英會提出“僧綱”的原因。
三個和尚聽了朱雄英的話,都不說話了。
因為朱雄英說得一點都沒錯!
如果是跟別人談佛法,這些高僧或許還能說幾句話。
而朱雄英是什么人?
他是大明的儲君,未來的大明之主,在他的眼中,自己等人只是一個普通的平民百姓而已。
而且,這些僧人還聽說,朱雄英手下有一個專門收集情報的錦衣衛。
所以朱雄英比誰都清楚烏斯藏的情況。
這些寺廟,信奉本教之人的事情,就管一管。
自己寺廟管轄范圍內的事管一管。
至于別的地方,根本就沒放在心上。
所以,烏斯藏地區才會出現這么多的動亂。
那三個和尚被點破,臉上都有些掛不住。
他們絕對不敢造反。
但是,他們卻敢擺爛。
烏斯藏的寺廟里,還有大明的官府里,都有不少的官員和尚擺爛。
“殿下,實在是沒有辦法啊!”
釋迦也失苦笑一聲,說道:“佛門僧人就那么幾個,我們也管不了那么多。”
“而且,烏斯藏地廣人稀,路途遙遠的地方,想要去管理,實在是太困難了。”
“還望殿下恕罪。”
釋迦也失雖然對朱雄英有些忌憚,但還不至于懼怕。
畢竟,他也不算是朱雄英的手下。
“那你收香火錢時,為何不提?”
朱雄英嘿嘿一笑,看向釋迦也失。
這等于是把佛門在烏斯藏地區的底褲全部暴露了出來。
在那里,香火錢是很多的。
各大佛寺都沒有苦行僧,即便有,那也是鳳毛麟角。
朱雄英看著這些得道高僧在自己面前低頭慚愧,心里也很是暢快。
好在,這并不是什么難事。
因為他們是在向菩薩懺悔。
過了好一會,朱雄英才緩緩開口道:“我這里有一個機會,讓你們得到大明官方認可!”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興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