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正經歷著一場大變革!
一個月后。
朱雄英正坐在一邊聽解縉匯報。
這段時間,大明并沒有給歐洲賣劣質火槍,所以解縉也沒必要去廉州。
不過,解縉還是在負責大明的報紙。
而且,最新發布的內容,也都是關于科技的。
身為工部尚書的解縉,自然要挑起大梁了。
“殿下,這段時間我們發布了不少東西。”
解縉有些緊張地說道:“奶茶配方、制冰法、自行車組裝圖、輪胎橡膠制造法……”
“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發布了十多種技術……”
老實說,這些技術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東西。
但是,這需要時間的積累。
而現在,這些技術卻出現在了報紙上。
在這一個月的時間里,大明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許多人都選擇了開辦工廠,用報紙上說的技術生產。
整個大明,都充滿了朝氣和活力。
每一個人的生活都上升了幾級。
“對了,大明人的審美觀,能不能改一改?”
朱雄英想了想,說道:“不用擔心技術外泄,我們只需要掌握武器技術就行。”
“下一步,我給你畫一張圖,就像是胡服一樣。”
“在大明報上刊登這些設計圖,可以起到激勵作用。”
“另外,把流水線的概念公布出來,讓他們調整生產效率。”
“還有就是,要出臺一部勞動法,保證勞動者的休息權。”
流水線對資本家有好處。
但流水線卻是在壓榨工人。
因此,勞動法的出臺是很緊迫的。
朱雄英相信,有了這件東西,他就能獲得更多的支持。
“是!”
解縉心中微動。
此時此刻,他才知道,自己的選擇是對的。
每一個少年,都有一個拯救世界的夢,解縉也是一樣。
朱雄英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不忘維護百姓權益。
由此可見,朱雄英的人格魅力有多大!
“盡快。”
朱雄英說道:“大明的經濟,將會得到更大的發展。”
而此刻,奉天殿中。
朱元璋咳得很厲害。
這些日子以來,他的身體越來越差。
李公公正在向他匯報朱雄英這段時間的所作所為。
一項又一項的技術被公開,大明的百姓們興奮不已。
大明好像又上了一層樓,走得更快了!
朱元璋閉上眼睛,像是睡著了一樣。
不過朱元璋的咳嗽聲,卻說明他并沒有睡著。
朱元璋聽完李公公的匯報,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這樣的盛世,才是他想要的。
朱元璋嘆道:“可惜咱已經老了!”
李公公看得出來,朱元璋今天的情況有些不對勁。
心情也變得有些低落了起來。
“陛下,您還沒老呢。”
李公公微微一笑,說道:“陛下執掌天下三十一載,看您現在的樣子,應該不會有什么問題!”
朱元璋笑而不語。
他知道,這只是李公公的一種安慰。
朱元璋最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
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自己到了什么地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