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就是催著朱雄英早點即位,要不就是讓朱雄英給朱元璋賜個謚號。
給人一種巴不得老朱死了,好讓朱雄英趕快登上皇位的錯覺。
就算是表忠心,也不用這么表忠心吧?
這不過是繼承皇位而已。
到了最后,禮部尚書鄭沂才開始說謚號和廟號的方案。
朱元璋死后,他的廟號也就順理成章了。
太祖!
謚號為“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圣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這兩者結合起來,便成了后世的太祖高皇帝。
太祖高皇帝朱元璋。
朱雄英將這封信遞給毛驤,道:“將這折子送到坤寧宮給李公公,他心里有數。”
“至于鄭沂,暫時不用理會,他就是個傻子。”
“遵命!”
毛驤終于恢復了鎮定,擲地有聲地說道。
做完這一切,朱雄英便返回了東宮。
第二天一早,事情不減反增。
各路藩王紛紛上書,請求回京,為朱元璋送行。
而開出的條件,更是苛刻到了極點。
是對自己很苛刻。
條件是獨自一人乘坐蒸汽機車返回京城,接受龍虎衛和錦衣衛的監控。
給老朱辦了喪事之后,他們就直接回自己的封地。
從這一點就能看出,這幾位皇子對于朱元璋,都是非常尊敬的。
說到底,他們還是真的想給老朱送行。
老朱家還是很講親情的,最起碼第一代是如此。
其實朱雄英完全可以趁此機會,把所有的皇子都關進大牢。
但這是多余的。
而且對他的名聲也沒有好處。
“讓他們留在自己的封地里。”
朱雄英看了一眼站在他身邊的毛驤,淡淡道:“還有,給朱植和朱柏寫一封信,讓他們稍安勿躁。”
朱植跟朱柏,都選擇了朱雄英,所以得讓他們寬心。
至于其他的皇子,朱雄英根本就不在意。
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
終于到了朱元璋的葬禮。
葬禮很隆重。
唯一的區別就是朱元璋也參加了這場葬禮。
他自己的葬禮。
朱元璋喬裝改扮,跟隨李公公,親眼見證了整個葬禮過程。
朱元璋的出殯十分隆重。
京城中的文武百官,無一沒有前來為老朱送葬的。
這一幕,甚至比馬皇后之死還要壯觀。
朝廷被清洗了一遍,剩下的人都很忌憚朱元璋。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清官。
例如鐵鉉等官,對朱元璋更是敬重有加。
除此之外,朱雄英還提拔了一批大明希望小學的官員,這些人對朱元璋也是非常尊敬的。
朱雄英對他們來說,就是老師。
朱元璋是他師父的爺爺,誰敢不給他面子?
然后,朱元璋的尸首,就被人從皇宮中運到了孝陵。
不過,錦衣衛和龍虎衛也不知道用了什么辦法,把那具死囚的尸體給弄了出來。
也就是說,陵墓里的棺材,是空的。
對于普通人來說,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不過,朱雄英想要做到這一點,卻是輕而易舉。
他掌管著錦衣衛和龍虎衛,還是大明國君。
這并不是什么難事。
朱雄英并沒有作為太孫參加整個葬禮。
而是穿上了錦衣衛的服飾,跟著朱元璋和李公公。
第一,是對朱元璋的保護。
二來,朱元璋還活著,朱雄英也不想白白流一把淚。
三人加入了送葬的隊伍。
于是,朱元璋的棺木,就在這繁華的街道上,緩緩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