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拍馬屁。”
朱雄英笑罵了一句,“老百姓肯定支持朕的。”
“新聞發布以后,要留意北平的動靜。”
解縉臉上的笑容頓時消失不見。
對于朱雄英的話,他自然明白。
現在的大明,一切都很好。
只有燕王朱棣還是個不穩定因素。
這一次,先皇駕崩,藩王們一個都回不了京。
不過這也是慣例。
不過,其他幾位藩王都是象征性地送去一封密函,表示可以獨自回去參加葬禮。
就差朱棣了。
朱雄英甚至懷疑,朱棣是不是有什么陰謀!
所以,他必須要小心。
“是。”
解縉重重點頭,匆匆走出了奉天殿。
一連數日,朱雄英都沒有上朝。
文武百官若是有急事,可到奉天殿面圣。
朱雄英即位的消息,也在這些日子里,順著大明報,傳遍了全國各地。
這消息一出,立馬引起了軒然大波。
聽到朱雄英登基的消息,不少人都在家里舉行了盛大的慶典。
甚至還有人自發的走上街頭,自發的祝賀朱雄英的登基……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跟過年似的。
一開始還只是少數人,但隨著事態的發展,再加上朱雄英給百姓放了一天假,氣氛,在這一刻,徹底爆發。
所有的人都自發地走上街頭。
一時間,整個大明的大街小巷,都擠滿了人。
整個大明,所有人都走上了街頭。
這是古往今來,從未有過的事情。
街上的人,都對朱雄英贊不絕口。
“天武帝陛下,終于登上了帝位!”
“等天武皇帝登基,大明就有希望了!”
“陛下真是關心百姓,知道咱們辛苦,這才給咱們放假的。”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大明萬歲!”
……
這一幕,讓各地的官員都嚇了一跳。
紛紛給朱雄英上折子,匯報民間的喜悅!
奉天殿,大明應天城內。
朱雄英看了一眼桌上的折子,頭都大了。
大大小小的折子,看得朱雄英頭昏腦漲。
離朱雄英不遠的地方,朱元璋難得走出科技基地的小院了。
奉天殿。
看著朱雄英面前堆積如山的奏章,朱元璋笑得前仰后合。
“哈哈哈,臭小子,你也有今天啊?”
朱元璋冷哼一聲,說道:“話又說回來,你爹從十四歲起,便執掌朝政。”
“你都二十多歲了,朝堂上的事情,從來不用操心。”
“現在在這個時候接手,已經很不錯了。”
朱雄英一臉無語的看著朱老六。
都怪老朱你!
除掉了宰相,皇帝就得自己去處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朱雄英沒有回答老朱的問題,只是無奈地搖搖頭。
過了一會兒,李公公急匆匆地走了進來。
朱雄英因為朱元璋在這里,讓眾人都退下了。
李公公站在門口,攔住了所有人的去路。
所以,李公公一收到各地布政司的密函,第一時間就趕了過來。
“啟稟皇上,各地布政司上奏,說各地百姓都開始上街游行。”
“他們呼喊著您的名字,徘徊在街頭。”
“御史們生怕出了什么事,卻又不敢管,便上了折子,請陛下指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