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朱雄英揮了揮手說道:“寧王朱權要不要造反,那是他的事情。”
“如果他要造反,那就一起上。”
朱雄英有這樣的實力和自信。
兩大藩王加在一起,足足有十五萬大軍。
但朱雄英并不懼怕。
“但還是要做些準備才行。”
朱雄英沉吟片刻,又道:“擬一道密旨,送給藍玉。”
“調三分之二兵力到渤海灣去,必須保密。”
“若是他們造反,大明的海軍,就會第一個攻入大寧和北平。”
聽到這話,解縉和他身邊的太監都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這個消息太勁爆了。
這件事,只有朱雄英他們二人知道。
這要是走漏了風聲,那可就麻煩大了。
恐怕立刻就是一場大叛亂。
一旦走漏了風聲,燕王朱棣就有了充足的準備時間。
這份責任,誰也承擔不起。
就是解縉也不敢隨便回答朱雄英的話。
見此情形,朱雄英并未責怪二人。
一位不過是個小太監,沒個一官半職的。
另外一個雖然是朱雄英的心腹,但也不可能承擔得起這么大的責任。
“拿筆墨來。”
朱雄英對著太監說了一句。
“是。”
太監立刻取來圣旨。
“大明海軍,需要去北方的渤海灣,接到消息的那一天,立刻調動大明的海軍。”
“調集最先進的武器,最精銳的戰士,前往渤海灣。”
“注意隱蔽行蹤,聽候命令”。
朱雄英寫完這幾行字,就把筆收了起來。
等墨跡干了,就讓太監收了起來。
這個小太監繼承了李公公的衣缽。
接過密旨的時候,根本不敢看。
生怕看到什么不該看到的東西。
“對了,你叫什么?”
朱雄英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疑惑。
那太監嚇了一跳,連忙躬身道:“小的小桂子。”
“不錯!小桂子,把圣旨帶去錦衣衛,讓錦衣衛的人去傳圣旨。”
朱雄英道:“等你忙完了,就去庫房領賞錢吧。”
“多謝陛下!”
太監這才放下心來。
只要朱雄英不找他麻煩,那就再好不過了。
太監離開后,朱雄英也站了起來。
“跟我去御花園里走走。”
“事。”
解縉這才放下心來。
沒有人敢接這樣的活。
這件事,還是交給錦衣衛去做比較好。
兩人出了奉天殿,來到了御花園。
“你以為,我的這封密旨,會被人知道么?”
朱雄英看著比他矮了半個身位的解縉,問道。
“當然不會。”
說到這里,解縉沉吟了一下,這才接著說道:“錦衣衛本來就是陛下一手扶持起來的。”
“如此重要的情報,他們是不可能泄露出去的。”
“而且,他們也不知道這密旨的具體內容。”
解縉的話倒也不是沒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