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很快就到了聽書閣,將車停好后,就徑直的走了進去。
朱雄英還是老樣子,要了一壺茶,就在大堂的一張桌子上坐下。
很快,閣樓內便人滿為患。
誰都知道,今天的大明日報,出了一個重大新聞。
朱雄英坐下后,說書人就開始講起了今天的消息。
“相信大家都知道,今天的新聞很重要!”
一位穿著淡藍色長袍,看起來像是書生的說書人,大聲地喊道。
“老規矩,廢話不多說,第一件事,就是在大明律中,增加了一條新的律法。”
說書人話音剛落,人群中是一陣騷動。
看得出來,這些人,對于大明律的修訂,都很感興趣。
別說朱雄英了,就是普通百姓也知道,現在的法律已經跟不上大明的發展了。
每一條新法的出臺,都會得到百姓的擁護。
“果然如此!朝廷不會就此罷休,天武帝乃是一代明君,定會將大明律法完善,還我百姓一個好日子”。
“不錯!天武帝說什么,我都會支持的。”
“我認為應該在教育上,既然已經制定了跟官員相關的法律,那么下一步就是教育了。”
“那是不可能的,事實上,教育并不需要什么法律。”
這些人中,有做生意的,有小販,有普通老百姓,也有做學問的。
如果是個讀書人,大概也能猜測出,這是一部與經濟相關的法律。
被人猜中并不奇怪。
楊士奇偷瞄了朱雄英一眼,真想說一句他猜的沒錯。
百姓們對朱雄英還是很有好感的。
但他沒有說出來。
臺上的說書人繼續道:“是的,在座的諸位,已經有人猜到了。”
“這一次,大明律法涉及到了商販。”
“不過,并不是針對小商販的,而是針對大商人的。”
“這是一部名為《企業法》的法律。”
“《企業法》是……”
說著,臺上的說書人就開始講解《企業法》的一些細節。
這是一種科普。
不得不說,聽書閣是個不錯的地方,可以讓百姓們第一時間了解到朝廷的政策。
朱雄英根本沒把和楊士奇打賭的事情放在心上。
在他看來,現在爭論的時機還沒有成熟,時機一到,就會揭曉。
這才叫新聞!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大約一個時辰后,說書人已經將企業法講得清清楚楚。
至少,在場的所有人都明白了。
大概就是創立一家企業所要遵循的規則了。
對一般人而言,用處不大。
所以大部分人都不感興趣。
很快,說書人又道:“第二件事,就是沈家。”
書生模樣的說書人一拍桌子,聲音大了起來:“沈家是什么人?怎么會出現在報紙的頭版上?”
“沈家,在整個大明都是數一數二的大家族。”
“沈家,整個大明都找不出第二個來。”
“說到沈家,就不得不提大明國企了。”
“你們知不知道,沈家曾經掌控著大明國企的一些股份……”
說書人講解了一下,大明國企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