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來了姚廣孝,商議下一步的計劃。
“道衍大師,我們現在該怎么辦?”
朱棣低聲問姚廣孝。
沒想到,姚廣孝竟然對著朱棣鞠了一躬,然后說道:“殿下最近有些不對勁。”
“我不對勁?”
朱棣一臉問號
“是啊,殿下在草原上打了幾十年仗。”
姚廣孝正色道:“殿下現在連戰場上發生的事情,都要問我。”
“殿下已經慌了神,失去了理智,請您冷靜一下。”
朱棣愣了一下,突然反應過來。
沒錯!
他這段時間太糊涂了,接連吃了虧。
還不是他太心急了?
該攻不攻,該撤不撤。
半點好處也得不到。
這特么不像朱棣啊!
這根本就不是朱棣的風格啊!
但是姚廣孝卻一眼就看穿了這一點,并且一語道破了朱棣的心思。
很顯然,姚廣孝是有真才實學的!
其實,這根本就不是朱棣的風格。
他跟徐達學過帶兵打仗,所以才能在靖難之戰中獲勝。
怎么會表現得和最近一樣差呢?
這分明就是心亂了!
朱棣回過神來,對著姚廣孝躬身道:“多謝道衍大師指點!”
朱棣恍然大悟。
的確,正如姚廣孝說的那樣,自己是真的被打暈了。
這對于一個一心想要一統天下的人而言,無疑是非常不利的。
而朱棣手底下只有幾十萬兵馬,一旦被沒了,那就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
朱棣不同于朱雄英。
他的部隊雖然也有數十萬,但是朱雄英的兵力更多。
而且在道義上也站得住腳。
如果不能贏得這一戰,朱棣什么都得不到!
“道衍大師,我們先坐下,好好商量。”
朱棣回過神來,看著姚廣孝道:“道衍大師,我們還是好好分析一下下一步該怎么做吧。”
“只有這樣,才能抵擋住接下來的攻擊。”
“根據我們的探子回報,黃河北岸的龍虎衛還在,但是濟南府,卻駐扎了二十萬大軍。”
“過不了多長時間,他們就會渡過黃河,對我們發動攻擊。”
朱棣雖然在火槍上面比不上朝廷軍。
但是不管是常規軍隊,還是戰術方面,他也毫不遜色。
歷史上朱棣之所以能成功靖難,肯定是有原因的。
姚廣孝想了想,也陷入了沉思。
他想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看。
他在想,如果自己是朱雄英,會怎么做。
“殿下,微臣認為,這一次,朝廷的軍隊可能會強行沖過黃河。”
姚廣孝忽然道:“再過一段時間,不,應該說,他們已經渡過了黃河!”
“貧僧想起來,最近幾年,朝廷的科技進步很快。”
“在黃河的兩岸,以往只有幾只小舟過河。”
“可,朝廷卻是有很多大船,幾年前還橫渡東海,拿下了東瀛。”
“朝廷到現在都沒有動靜,十有八九是在等船過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