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就知道稟報壞消息,什么時候能有個好事情?你給我滾出去!”
“是!”
那斥候只好灰溜溜地跑出了院子。
畢竟這句話太傷人了,整天聽到的都是不好的消息,難道不該怪你這個做將軍的嗎?
斥候走后不久,朱高煦推門而入。
顯然剛才院子里的動靜,他都聽見了。
“父王,你是不是又在擔心朝廷軍了?”
朱高煦又問了一句。
朱棣一看是他最疼愛的兒子,臉上的戾氣也收斂起來。
“你看看,那些攻城炮,被朝廷裝在了車上。”
朱棣將斥候繪制的圖交給朱高煦,讓他看看。
朱高煦被嚇了一跳。
這才多久?
朝廷又搞出來新東西了?
朱高照不由的懷疑起朝廷恐怕本來就有很多新裝備。
只是從來沒有拿出來過。
“父王,我們已經站在了十七叔這邊。”
朱高煦沉吟片刻,勸道:“兒臣以為,父王應當與十七叔商議此事。”
“大寧府,畢竟是十七皇叔的勢力范圍。”
朱高煦說的沒錯。
十七叔就是寧王朱權。
朱高煦說的沒錯,無論發生什么,都繞不開寧王朱權。
“有道理。”
朱棣連連點頭,轉身就往寧王府而去。
當然,朱高煦也跟了上去。
當朱棣拿出一張斥候繪制的圖給朱權看的時候,朱權一開始也看不懂。
畢竟,朱權還真沒和龍虎衛交過手。
更別說是攻城炮了。
他對此一無所知。
朱高煦見了,便將自己在北平的所見所聞,一五一十地向寧王朱權說了一遍。
而朱棣,則是將自己在北平府的經歷,重新回憶了一遍。
朱高煦繪聲繪色的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
朱權和朱棣都沉默了下來。
“皇兄,高煦說的可是事實?”
朱權一臉的緊張:“這個世界上真的有攻城大炮,一炮就能把城門給轟開了?”
寧王朱權,不只是個會領兵的武將。
他被認為是一位文武雙全的皇子。
論領兵打仗,也許他還不如老一輩的老將軍。
連燕王朱棣都比不上。
但若論文學造詣,卻要比朱棣高出一大截。
“當然。”
朱棣苦笑一聲,說道:“真定府的城門,就被一炮打穿了,幸好當時朝廷軍還沒有到齊。”
“我就直接放棄了這座城市。”
“在北平府的時候,道衍大師預計朝廷軍還會再使用一次攻城炮。”
“于是,道衍大師在北平的城門上加了一道鐵門,這才沒有被攻破。”
“但朝廷軍再次使用熱氣球進行轟炸,若非早些年道衍大師事先開辟了一條秘道,我怕是要葬身北平了。”
“而現在,朝廷軍又有了新裝備,所以,我們必須要做好準備。”
說起當時的事情,朱棣還有些后怕。
自從造反以來,他就沒占過什么便宜。
這一路走來,可謂是心力交瘁。
朱權揉了揉眉心,心中五味雜陳。
原本他只是想幫朱棣一把。
從小到大,他和朱棣的關系都很好,所以朱棣的要求,他是絕對不會拒絕的。
但他怎么也沒想到,自己竟然會和朱棣綁在一起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