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
又是一聲沉悶的槍響,終結了姚廣孝的一生。
他一生的夙愿,也就此煙消云散。
此時,朱雄英看著場中剩下的兩人。
這兩個人,就是寧王朱權和朱高燧了。
朱權張了張嘴,卻又說不出話來。
他知道,自己犯了一個錯誤,大明的江山,是朱元璋傳給朱雄英的。
他們不該有想法。
所以,朱權已經做好了赴死的準備。
他撿起地上的火槍,遞到朱高燧面前。
“你先去吧,我待會兒來。”
朱權硬生生的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朱高燧。
不過,后者的情緒似乎有些不穩定。
他還沒有成親,還沒有經歷過人間的美好。
他才不想死呢!
他曾經幻想過,如果朱棣成功造反,那么自己就能從燕王府公子一躍而上,成為皇子。
“我不想死!”
朱高燧突然放聲大哭起來:“我不想死,我還有好多事情沒有做過啊!”
朱高燧說著說著,情緒就變得激動起來。
周圍的龍虎衛也是警覺了起來,做好了將朱高燧制住的準備。
不過,還沒等朱高燧跑出多遠,遠處就傳來了槍聲。
砰!
寧王朱權舉起火槍,對準朱高燧的腦袋就是一槍。
“真像個娘們一樣,怕死的話,就別造反啊!”
一直溫文爾雅,好說話的寧王朱權罵咧咧道,“既然你不體面,那我就幫你體面!”
寧王朱權雖然武功不怎么樣,可是帶兵打仗卻是一把好手。
除此之外,他還酷愛書法和繪畫,可謂文武雙全。
所以,他很早就養成了溫和的性格。
就連朱棣說,大寧府的兩萬常規軍被殺,是因為謀反的時候,朱權也不是很在意。
由此可見,朱權的忍耐力有多強。
如此人物,竟然在臨死之前,對自己的侄子表現出了一絲不耐煩。
寧王替朱高燧體面之后,便將目光落在了朱雄英的身上。
他的眼神變得有些復雜。
這一幕,自然是被朱雄英看在眼中,不過他并沒有多說什么。
“臣有一事相詢。”
寧王朱權抬頭喝道:“此次謀反,臣可曾有過投靠陛下的機會?”
“難不成我封地在朱棣的正北方,就沒有別的出路了?”
這問題問得好。
一直以來,寧王都有一種被架在火上烤的感覺。
一方面,他的好兄弟朱棣,另一方面,還有來自天武帝朱雄英的壓力。
沒辦法啊!
朱雄英望著寧王朱權,嘆了口氣。
有時候,一著不慎,便是身死道消的下場。
“機會我已經給過了。”
朱雄英立即道:“當年我們下了一道斥責你的旨意,你還可以解釋一下。”
“可是朱棣的讒言,你竟然信以為真,一封信都不回。”
“你連一個解釋都沒有,還有沒有將我放在眼里?”
朱雄英說的很有道理。
只可惜,寧王朱權對朱棣言聽計從,根本不把朱雄英放在眼里。
誰才是真正的皇帝?
所以,朱雄英才會在第一時間,就給寧王朱權扣上了反賊的帽子。
寧王朱權上了賊船,已經無路可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