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站在應天城外,看著那雄偉的城門,心中卻是波瀾不驚,仿佛什么都沒發生過一樣。
這只是一個小插曲而已。
在歷史中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
此番靖難之戰,自黃河北行,直抵捕漁兒海,雖然朝廷的軍隊占據了絕對的上風。
不過,靖難之戰,在大明的歷史上,依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
靖難之戰之前,歷史上的一切,都是按照歷史發展來的。
唯一不同的,就是君主是朱雄英,而不是朱允炆。
按照歷史上的記載,朱棣應該是成功地奪取了應天城的控制權。
但朱雄英還活著,靖難之戰他贏了。
從那以后,歷史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朱雄英心中百感交集!
“陛下,我們現在去哪?”
旁邊的毛驤開口道:“是去大明科技部,還是去皇宮?”
毛驤其實還有一句沒說,是不是要回后宮?
朱雄英這一走,就是半年。
靖難之戰,徐妙錦才是最難受的一個。
在毛驤看來,徐妙錦還是很在意自己的家人的。
想必皇后徐妙錦,也是為她的姐姐擔憂吧。
朱雄英翻了個白眼:“先去奉天殿。”
“好久沒回來了,讓楊士奇給我匯報匯報。”
“屬下遵命。”
毛驤帶著朱雄英先回了奉天殿,然后又去找楊士奇。
楊士奇現在已經不僅僅是戶部尚書那么簡單了,而是暫時掌管著天下大小事務的。
不用說,楊士奇一定很忙的。
而且,朱雄英回來也沒有通知任何人。
所以今天朱雄英回來的事,楊士奇也不知道。
回到奉天殿后,朱雄英并沒有立刻著手處理政務。
而是耐著性子,等著楊士奇過來。
大約過了半個多小時,楊士奇風風火火地跑了進來。
居然不出來恭迎朱雄英大駕!
要是碰上個蠻不講理的陛下,楊士奇可是要人頭落地的。
楊士奇一進奉天殿,就向朱雄英行禮。
“臣,戶部尚書,楊士奇,恭迎陛下凱旋而歸!”
楊士奇很有禮貌。
這就是他的性格!
“免禮!”
朱雄英笑了笑說:“說來聽聽,最近發生了什么大事。”
當年朱雄英走之前,曾經告訴過楊士奇。
如果不是謀反之類的大事情,就不要麻煩我了,讓楊士奇自己去處理就是。
“有一些事情十分嚴重。”
楊士奇略一思索,立刻回答道:“這里面最要緊的就是南邊,特別是廉州府那邊的賦稅,忽然間就少了。”
“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近四成。”
“微臣已經派人去查了。”
“可是錦衣衛統領紀綱大人,卻是什么都查不出來。”
說到這里,楊士奇微微抬起頭來,望著朱雄英。
坐在龍椅上的朱雄英聽到楊士奇的稟報,眉頭也是忍不住皺了起來。
這些年來,大明一直拿捏著歐洲和南洋的國家。
當你對某樣東西的熱情消退時。
我會用一種新的東西來吸引你。
只有這樣,大明才能保持貿易順差。
大明在科技上占據優勢,對歐洲和南洋諸國的貿易,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必須使用真金白銀來結算。
這樣一來,大明朝廷每年都能收到大筆的真金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