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聽老朱說起了南方的事情。
他頓時興奮起來了。
朱雄英自登基為帝后,也只去過廉州城一次。
他已經有一年沒去過廉州府了。
所以朱雄英對南方的情況并不是很清楚,紀綱案到現在都還是一個未破的案子。
能和朱元璋一起吃頓飯,聊一聊,也算是一種享受了。
“是!”
李公公應了一聲,便吩咐下人上了一桌上好的酒菜。
朱雄英和朱元璋相對而坐,毛驤和李公公則是一左一右的站在他們身后。
一臉的輕松。
喝了幾杯酒后,朱元璋開口道:“你在七個月內,就打完了一場幾十萬人的戰爭。”
“很好,很強。”
“就算咱還活著,光靠禁軍,沒有一兩年是不可能的。”
朱元璋說的一點都不夸張。
畢竟在古代,朱棣想要造反,能調動大概四十萬人。
至于朝廷軍,則是有很多地方要守。
尤其是云南這種地方,所以朝廷軍能夠調動的兵力恐怕也就只有五十萬左右。
雙方人數相差不多,打上一年兩年都很正常。
比如說英格蘭還是法蘭西,他們甚至都可以斗上一百年。
所以,朱元璋對朱雄英還是很欣賞的。
不愧是我們老朱家的長孫,運籌帷幄!
“咱有個問題想問你。”
朱元璋立即問道:“寧王朱權為什么要謀反?”
“他不該在遼東幫朱棣的!”
“這么一算,朱棣和遼王朱植的關系還要近一些。”
老朱覺得,就地理位置而言,與朱權相比,朱植更適合做朱棣的同黨。
“那是因為,朱權的朵顏三衛。”
朱雄英立刻笑道:“朱棣覬覦他的朵顏三衛,所以派了姚廣孝過去做說客。”
“威逼利誘下,朱權終于屈服了。
“這不是朱棣的錯,也不是我的錯,都是寧王朱權自己的錯。”
朱雄英的意思很明顯。
既然做出了選擇,就要承擔相應的后果。
朱元璋又是一聲嘆息。
但朱雄英并未就此罷休,而是將靖難之戰的經過原原本本地說了一遍。
全都告訴了朱元璋。
老朱也是從戰場上爬起來的,朱雄英說什么,他都能聽懂。
朱元璋一聽,朱棣竟然沒有改變戰術,不由得搖搖頭。
看來,朱棣還是低估了熱武器軍隊的威力。
“世事難料啊!比起你這個天武帝,老四他還差得遠呢。”
朱元璋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然后對朱雄英說道:“這件事到此為止。”
“不過,咱這里有一條消息,是從南方傳來的。”
“這件事情,值得你去查一查。”
“說不定,還會牽扯到大明的財政收入呢!”
果然不出他所料!
朱雄英早就猜到了,朱元璋絕對不是來找自己算賬的。
一定會將南方發生的事情告訴他。
這也是為什么朱雄英對朱元璋所說的話非常認真。
足足過了一個時辰,老朱才說起了正事。
“爺爺,這半年來,我一直在遼東御駕親征,去根本不知道南方發生了什么事。”
“你說說看。”
朱雄英當即舉杯,和朱元璋碰了一杯,然后喝了下去。
朱雄英也不是查不出來,只是需要一段時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