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等有機會的時候,我會去南方的!”
朱雄英正色道:“待我去廉州,朝政之事,就全靠你與楊士奇二人了。”
“不,說不定還得加上鐵鉉。”
“還有其他三位尚書。”
“陛下放心,這段時間,我們一定會將國家大事辦好。”
解縉連忙抱拳說道。
可是解縉卻被給嚇了一跳。
原因無他,朱雄英這人不出手還好,一出手,那就是翻天覆地。
過不了多久,朱雄英就會南下,到時候就是一場腥風血雨。
解縉對南方的一些官員并沒有什么同情之心。
敢偷偷走私,那就是找死,一點都不值得憐憫。
解縉和朱雄英打了個招呼,就回了自己的住處。
一夜,就這樣平靜的過去了。
第二天一早,朱雄英邀請了二十多名文武百官的消息傳遍了應天。
應天城,是一座極大的城市。
不過,一些重要的消息,卻是以極快的速度傳播開來。
甚至,還有一些聰明人,專門派人去打探官場上的事情。
在知道朱雄英宴請了二十幾名朝中大臣之后,一些心思比較靈敏的朝中大臣,就開始蠢蠢欲動了。
倒不是說朱雄英宴請官員有什么不妥。
唯一不對勁的是,宴請的對象,并沒有什么高官。
這讓不少人很是不滿。
可是,當他們仔細一查名單之后,卻都是嗤之以鼻。
天武帝只是請了幾個小官而已,并沒有什么分量。
應天城的朝堂,一切如常。
就算是在陛下眼皮底下,也不是沒有人在拉幫結派。
這種現象是永遠不會消失的,只是因為監管的太嚴,所以才會隱藏起來。
管的松了,他們才敢明目張膽的說出來。
從古至今都是這樣。
與此同時,朱雄英也醒了過來,他帶著自己的兩個妃子在御花園中閑逛。
畢竟如今朝政之事,大多由解縉、楊士奇兩人負責。
朱雄英倒是輕松了不少。
到了正午時分,朱雄英離開坤寧宮,來到奉天殿時,對小李公公吩咐道:“你去把鐵鉉請進宮來,我要見他。”
“是!”
小李公公得令,立刻去見鐵鉉。
朱雄英略一思索,便拿起筆來,開始書寫圣旨。
這是任命鐵鉉為內閣大學士的圣旨。
最開始的時候,朱雄英還想把鐵鉉推到禮部尚書的位置上。
可是靖難一戰之后,朱雄英才知道,鐵鉉確實是一個很有指揮才能的人。
靖難之戰獲勝之后,朱雄英就給了鐵鉉一個兵部尚書的位置。
還沒有讓他進內閣。
這次也算是完成了他的第二個承諾。
這兩個職位,已經是官場上的最高職位了。
不會有更高的了。
從今天開始,鐵鉉就是和楊士奇、解縉平起平坐的內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了。
不多時,鐵鉉匆匆而入。
想來,他應該是從比較遠的地方趕過來了。
仔細想想,這個時候,鐵鉉還能去哪?
還不是去了大明希望小學讀書?
“臣,鐵鉉,拜見陛下!”
鐵鉉還是和以前一樣,一進大殿,就對著朱雄英施了一禮。
“免禮!”
朱雄英笑了笑,揮了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