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這番話,既有攻心之意,也有肺腑之言。
楊溥也好,趙安也罷,都是如此。
朱雄英給他們的機會實在是太多了。
可是現在,他們卻背叛了他。
想一想都覺得心好痛。
“陛下,這件事都是我的錯。”
趙安已經哭成了淚人。
看到這一幕,朱柏眼睛都直了。
在他的印象中,趙安就是一位清廉的官員。
朱柏在廉州府辦事的這幾年,沒少和趙安打交道。
這個趙安,在朱柏看來,就像是一個正人君子,讓人如沐春風。
他怎么會這么做?
“不對勁,一定是哪里出了問題。”
朱柏立刻上前一步,道:“趙安,你趕緊把你的難處告訴陛下。”
“我就不信了。”
當初,朱柏可是看著趙安把身上僅有的二兩銀子,送給窮苦人家的。
趙安這么愛民,怎么可能跟走私有關系?
“請陛下賜死。”
趙安這一副視死如歸的樣子,肯定是有原因的。
朱柏不想這么好的一個官員就這么不明不白地死了,所以極力想知道真相。
朱雄英也是有些茫然。
到底是誰,值得你冒著生命危險保護他?
但是在朱雄英看來,有些事情是絕對不能觸碰的。
犯了罪,就是犯了罪,誰也不能包庇。
尤其是官府的人,更不能包庇犯人,除非犯人對趙安很重要。
朱雄英首先想到的就是趙安一家人。
他就喜歡拿別人的軟肋做文章。
朱雄英蹲在地上,看向趙安,微微一笑,道:“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客氣了。”
“那就按規矩來。”
“毛驤,你去把趙安一家人都給我拿下。”
朱雄英下了命令,直接點中了趙安的死穴。
人一定有他的弱點。
就算是朱棣那樣的人物,也會有自己的弱點,朱元璋也有自己的弱點。
你一個廉州府知府,怎么可能沒有弱點?
對于趙安,朱雄英還是有點印象的。
趙安當初在大明希望中學讀書的時候,就是那種家境貧寒的人。
幾年前,朱雄英開始振興大明經濟的時候,百姓們都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
趙安的家境并不好,他哪來的機會去讀書?
肯定是有人贊助的。
資助趙安到應天城讀書的,是一位富商的女兒,她的父親是個有錢人。
在古代,有頭有臉的人,是不會娶一個商人的女兒的,而趙安,就是一個很有潛力的男人!
雖然只得了一個秀才。
但后來,趙安用實際行動告訴了他,他缺少的,就是一個契機。
正是朱雄英給了他這個機會。
三十多歲就能當上知府,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很顯然,趙安這一次,也算是給家族爭光了。
不過,也正因為如此,趙安才會露出軟肋。
他最大的軟肋就是他的妻子。
趙安本來是跪著的,低著頭,連看都不敢看朱雄英一眼。
但是一聽朱雄英說要抓自己的家人,趙安就坐不住了。
“陛下,這一切都是我一個人的錯,還請陛下不要連累我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