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從咱們所占據的田畝地界流出來,那里是一座丘陵,有幾口大泉眼長年出水,但是咱們的田畝地勢高根本留不住,全流向這片小平原了。”
提起這茬方大同就滿臉的無奈,明明是己方地界的水,卻全部流到別人田地里了。
楚天麒笑著說道:“泉水是從咱們地界流出來的那就好辦,靠近泉眼的位置全部深挖成池塘,用以蓄水,然后配上引水車從池塘里把水抽到咱們的田地里澆灌。”
“一滴水也不要流向下游!”
方大同差點高興的跳起來,撫掌大贊道:“殿下這個法子實在是高明,如此一來不出兩年,孫劉兩家這三百畝上等良田立馬變成下等旱田,看他們還如何待價而沽。”
雖然楚天麒這個法子有些陰損,但卻是對付孫劉兩家耍無賴行為的不二法門。
一行人繼續朝著南郊而行,過了這個三百畝的小平原,便屬于齊王府耕地的地界了,地勢漸高,全是丘陵。
田地里到處都是勞作的百姓,開挖溝渠的,修整田地的,除草的,一座座丘陵驅趕野兔子,挖田鼠洞穴……
看到是齊王親自出巡,正在勞作的百姓紛紛圍聚過來拜見行禮。
楚天麒笑著揮手,讓眾百姓自行忙活,無需多禮。
楚天麒是站在土路上觀看百姓勞作的,他沒有挽起衣袖下田,跟百姓同甘共苦一番的表演,那是長史方大同的職責。
在岸上默默觀看,給正在勞作的百姓打氣鼓勵,遠比不懂裝懂,強行瞎指揮添亂更強。
車隊繼續前進,楚天麒發現古代的百姓極其吃苦耐勞,耕具不全,鐵質的鋤頭嚴重不夠,鋒利的鐵制鐮刀更是缺少,但絲毫不影響百姓勞作的熱情,直接用赤腳踩踏,用雙手深挖泥巴來開溝渠。
“方大同,百姓嚴重缺少鐵制的耕具,為何不及時向本王稟告?”楚天麒實地考察后,面色不悅。
“鐵制耕具那么貴,卑職已經采購了很多耕具發放下去,如今沒有耕具的百姓,幾乎每三戶就發了一件鐵制耕具。”
正在發火的楚天麒,發現方大同一副邀功似的表情,不由的明白過來,這是個極度貧瘠的古封建時代。
每家每戶擁有一件鐵制耕具都是奢望,更不要說每家每戶配備全套的鐵制耕具了。
“城內那幾家店鋪的耕具全部買下來,貴一點也無所謂,先買下來分發下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百姓手中沒有耕具,如何提高耕種勞作的效率?”
百姓手中缺耕具,軍卒手中缺兵器、盔甲,這趟出巡讓楚天麒意識到,接下來要大力扶持鋼鐵冶煉以及鍛造了。
等到秋收的時候,北莽彪悍狂野的騎兵,就要浩浩蕩蕩的南下掃蕩,兵臨齊郡了。
楚天麒如果想幫治下百姓保住辛苦勞作耕種出來的糧食,那就得冶煉出更多的鋼鐵,打造足夠多的兵器與盔甲,全副武裝麾下的軍卒,同不可戰勝的北莽騎兵堂堂正正的大干一場。
只有打贏了不可戰勝的北莽騎兵,才有資格談大力發展商業,重振齊州城在北方商業重鎮的資格,給南來北往的商隊注入強大的信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