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石嶺軍營駐地。
三百名軍卒,前后簇擁著齊王殿下,浩浩蕩蕩而來。
親衛軍八千人,而這處巨石嶺軍營駐扎了三千人,其余五千人分散駐守在各地。
道路兩邊,軍營入口處,到處都是群情振奮的軍卒。
“忠武!”
所有的軍卒皆右手捏拳,緊貼心口,神情肅穆的大聲呼喊。
一個個軍卒皆穿著黑布靴,穿著小立領,上衣下褲兩截式的灰色軍裝,款式與現代軍服大體相似,一眼望過去還是挺精神抖擻的。
其實,楚天麒一開始設想的是軍綠色軍裝,但考慮到這個時代染色的工藝比較落后且原始,于是選擇了灰綠色軍裝。
然而錢家做出的軍服,顏色深淺不一,簡直沒法看,最后只好放低要求,選擇了灰色軍服,總算獲得了顏色統一的軍服。
看到眾軍卒向自己行軍禮,楚天麒跳下馬來,右手握拳緊貼心口,大聲吼道:“忠武!”
“忠武!”
“忠武!”
“忠武!”
在場所有軍卒皆行軍禮,齊聲大吼三遍回應。
隨后一個個皆保持行軍禮的姿勢,然后齊刷刷單膝下跪,“拜見齊王殿下!”
楚天麒在三千名軍卒的注視下,由張耀宗,方大同,李忠武等人陪同著走進這處巨石嶺軍營。
這座軍營搭建在巨石嶺山腳下附近,旁邊有處水源,軍營的建筑全部由竹子與松木搭建而成,上面鋪上草墊子。
不懼風雨,當做暫時的軍營駐地,倒也可行。
一行人吃了頓點心茶水,然后繼續視察這處軍營駐地。
接下來的視察就輕松多了,楚天麒觀看了校場—也就是訓練區,還有生活區,兵器裝備倉庫。
所謂的兵器裝備,鐵制兵器極少,普遍都是竹矛,木棍,滕盾。
全體配備了統一雁翎刀、布甲的軍卒,唯有駐守齊州城那五百名精銳,其余的軍卒也就發放了兩套灰色軍服,以及配備竹矛、木棍、藤牌等原始兵器,鐵制兵刃每支百人隊分發少量,可謂簡陋至極。
張耀宗尷尬笑道:“殿下,親衛軍嚴重缺少真正的鐵制兵刃,如今咱們的軍卒大都使用竹矛、木棍,滕盾,比之青蒙山匪還不如……”
楚天麒擺了擺手,正色道:“張將軍但請放心,如今軍卒缺少鐵制兵刃、盔甲,百姓亦缺少鐵制耕具,本王已經吩咐方長史搜集招募鐵匠鑄造,不日便能有制式兵器盔甲解送軍營。”
張耀宗面色大喜,身為將軍誰不想率領一支像模像樣的軍隊,而不是一群手持竹矛、木棍、滕盾的農兵。
楚天麒沉吟道:“還有一件事,本王要先支會張將軍一聲,那就是親衛軍保持如今的訓練、勞作強度之外,每天還得聽英雄傳記,忠烈故事,以加強士卒的精神文明建設。”
張耀宗大感好奇,給軍卒們講英雄傳記故事,這簡直聞所未聞。
“殿下,帶領軍卒們訓練、勞作,卑職還能勝任,但這講故事,末將天生嘴笨不知從何說起,更不知如何安排啊?”
站在旁邊的方大同,笑瞇瞇的說道:“張將軍無需擔憂,此事殿下已經全權交托于我,每天該講什么故事,如何不影響軍卒日常訓練、勞作,又能加強軍卒的精神塑造與培育,都有詳細安排。”
“首先在全軍召集能說會道的軍卒,然后由我傳授他們日常需要講述的英雄傳記,忠烈故事,每天在軍卒閑暇休息的時候讓大家聽聽故事,或是組織各種團體活動,加強大家的團體奉獻精神。”
總之親衛軍也得有兩套體系,一套日常訓練,作戰的主將體系,一套日常紀律,生活作風,精神文明建設的副將體系,其實也就是擔任政委的職責。
張耀宗面色劇變,他不是傻子,瞬間聽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