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州城的人,何曾見過如此練兵的方式?
街道上的行人,早早就退散兩邊,老人小孩,婦孺,成年男子,全都靜靜注視著這支氣勢恢宏的隊伍從面前跑過,心里滿是震驚。
包間里,大家都趴在窗口,一聲不吭的目送著兩三百名列隊整齊,嗓音洪亮,動作整齊的軍卒們越跑越遠。
呼!
有人長吁了一口氣,似乎將那種壓迫在心口的威勢一并吐了出去。
“這支軍隊雖然人數不多,但跟以前的府兵完全不一樣,一個個精神抖索,口號整齊,動作整齊,匯聚在一起,仿若面對千軍萬馬般令人喘不過氣來。”
“這支隊伍,好像是齊王府三大學堂之軍事學堂,參加集訓的隊員,聽說各個都是親衛軍的精銳,果然氣勢恢宏啊!”
“這些軍卒看著真帥氣,讓人恨不得以身替之,如果不是出身豪族,我都想報名參軍加入齊王府的親衛軍了。”
在場眾人紛紛開口感概,齊王府的親衛軍,假以時日必然了不得。
也有心思叵測的人,立場搖擺不定,表面跟朱子安交好尋求向齊王府投誠,然而心里依然看好孫家聯盟,這一刻便嚇得冷汗連連,感覺還是把齊王府看輕了。
“各位,齊州城只花了一個月時間,便從破敗蕭條變成如今的街道上人流如織,重新激活市場,引導商業迸發活力,足以證明齊王之英明,絕非平庸之主可比擬。”
在場眾豪族子弟紛紛附和,大有達成一致意見,讓朱子安幫忙引見齊王的架勢。
簡而言之,這部分小豪族看到朱家投靠齊王府已經吃到了切實的好處,也打算效仿。
“齊王府這一個月的施政方略,說白了無非就是以工代賑而已,推進城內街道修整,修建商道,修建新碼頭,甚至參軍預支一個月軍餉,大肆撒錢,救濟窮苦百姓,然后藉此快速收攏民心。”
一個滿是富態的中年男子,站了出來,大聲發表自己的意見。
此人似乎頗有威信,在場眾人都耐心聽著他的說辭。
齊郡眾多豪族子弟中,唯有此人高中舉人,叫做茍高忠,寓意高中金榜題名。
原本按照大楚慣例,中了舉人可以等待分配,或者出一筆錢買官,可惜茍高忠生不逢時,大楚開國近三百年,早就進士滿地走,舉人多如狗的境地了。
茍高忠也花錢買過小官,過了把癮,奈何當地豪族勢大,處處掣肘,他無力為治下饑腸轆轆的百姓爭一條活路,甚至還得被當地豪族裹挾著壓榨百姓。
心灰意冷之下,索性辭官回老家,已經已有三十六七了。
茍高忠大聲說道:“以工代賑算是一方良策,為齊王府快速打開了局面,可惜此法不長久,別看齊王府如今猶如烈火烹油,聲勢鼎沸,可是等齊王府把精鹽提煉法賺取的二十萬兩現銀花光了,到時候怎么辦?”
“齊王府除了南城郊外的四萬畝田地,就沒有任何穩定的進項了,再說田稅十抽一,這么點進項夠干什么?”
“到時候齊王府如何維持八千親衛軍的軍餉,置換兵器盔甲,人吃馬嚼都維持不住吧?”
茍高忠搖頭嘆道:“齊王殿下還是太年輕了,好大喜功,以為開局聲勢越大越好,卻不懂得徐徐圖之,穩扎穩打,終究是曇花一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