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麒還在京城,腦門上就頂著廢物皇子的標簽,人憎鬼厭,我行我素慣了,平日方大同也不太規勸齊王的言行習慣。
他真正在意的是,憑啥要給悍匪李魁三百兩白花花的銀子用作喪葬費呀?
三百兩白銀很多了,足足三十六萬枚銅錢,可以救濟很多很多貧窮百姓了。
一個打家劫舍的悍匪,偶有義名,那也是自己吃飽喝足后,手指縫里漏出些許銅錢救濟百姓搏名聲。
況且李魁還暗中與豪族勾結,潛入齊州城,夜襲齊王府,死不足惜。
要不是殿下神機妙算,早有預料,藏甲兵于王府內,那一次還不知道會發生什么慘重后果?
楚天麒看穿了方大同的想法,當即淡笑著說道:“上次李魁之所以能逃離王府,那是本王命忠武趁著夜幕,將其護送出西城門,悄悄放他歸山的。”
“什么?”方大同瞬間大驚失色,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方大同是君子,一是一二是二,像這種把要殺自己的仇人,毫發無損悄悄放了的做法,他是想無論如何也想不出來,更不會去做的。
此事以前瞞著方大同,現在已經塵埃落定,已經可以解釋給他聽了。
楚天麒:“年初的時候,齊王府的首要敵人是豪族聯盟,將李魁放虎歸山,青蒙山匪的實力不會衰弱,可在外圍繼續牽制齊郡各大豪族的視線與注意力。”
“如果將李魁砍頭殺了,青蒙山群龍無首,各峰勢力會爆發混戰,很多流民可能會死于非命。要知道流民不是山匪,他們只是走投無路,躲上山避禍而已。”
“后面的事態發展你也看到了,李魁歸山后,青蒙山并無異動,等咱們齊王府收拾了各大豪族之后,騰出手來從容收拾青蒙山的山匪與流民。”
方大同大為震驚,“難,難道說青蒙山發生暴動,山匪流民爭相涌下山向青蒙縣衙自首,也是出自殿下的手筆?”
楚天麒:“莫非方長史認為,青蒙山上的山匪流民是突然幡然悔悟,一致決定下山自首并接受改造?”
“這是本王與令狐統領的謀劃,發動暗影衛的密諜眼線暗中策劃與組織的成果。”
直到此時,方大同如夢初醒,大聲稱贊殿下英明神武,運籌帷幄決勝于千里之外。
楚天麒擺了擺手,毫無在乎,“其實這些都只是本王隨手布下的閑散棋子,沒什么可吹噓的。”
“這些小事,本王沒打算說與你聽的,只是涉及李魁,今日不說清楚,反倒會讓你一直耿耿于懷。”
方大同還能說啥,再次鞠躬行禮,大聲夸贊殿下英明,運籌帷幄。
楚天麒繼續點撥,“李魁一介山匪,臨死之際,為何念念不忘,非得讓麾下冒著風險來齊州城,登門拜見本王并報信,你可明白?”
方大同突然福至心靈,脫口而出,大聲喝道:“卑職明白了,這李魁是個知恩圖報的人,他這是在報答殿下年初毫發無損放他歸山的恩情。”
楚天麒頷首,“不錯,孺子可教也!”
一個知恩感恩,并舍身報恩,守義的人,雖然圖謀過齊王府的財貨,還上山落草為寇,但在北莽入侵時,為保護村民而英勇戰死。
雖然私德有虧,但絕對守大義,比之望風而逃的大楚軍卒,主動獻糧的世家豪族,那高尚之處,可車載斗量了。
這樣的人,有資格得到齊王賞賜的巨額撫恤金,配得上大楚勇士的稱號!
“殿下,雖然如今青蒙山匪沒落了,但也還裹挾了近十萬山匪流民,如今李魁身死,這個新任的匪首,號稱軍師,不知是何許人也?”
方大同:“咱們接下來,要如何收拾他們?”
楚天麒氣定神閑,意味深長的笑道:“此事無需擔憂,如果本王所料不錯,這幾天,青蒙山上會有人主動來投……”
方大同這下是真的佩服的五體投地了,齊王對青蒙山到底有多少謀劃,布下了多少棋子,怎么一件件一樁樁事情都在掌控之中?
“殿下睿智天生,英明神武,如此布局,如此謀劃,即便孔明再世,怕是也要甘拜下風啊!”
方大同望向楚天麒的眼神,滿是狂熱與尊崇,哪里還是子不語怪力亂神的讀書人,純純狂熱崇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