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門山腳下的工地,人頭攢動,熱鬧嘈雜。
為了取得羅門山大捷,不得已爆破羅門山水庫,利用洪水、泥石流阻敵,卻也將官道淹沒,官道兩邊耕種的田畝給沖毀了。
數天過去了,官道已經清理修建好,方大同正在召集附近村民修整田地,盡快恢復耕種。
“方長史,方長史,殿下有急件!”
羅家屯方向,有吏員領著傳令使,火急火燎的尋來。
傳令使,便是青年騎兵營的預備役隊員,略懂騎術但是還無法駕馭戰馬上戰場,于是擔任傳令使繼續磨礪騎術,來往齊郡六縣各地傳遞政令密信。
“看來殿下在東鄔堡住的很舒心,這么多天,咱們將堵塞的官道都疏通修復了,殿下還沒提及返程日期。”
方大同笑呵呵將沾染泥濘的雙手擦拭干凈,伸手接過傳令使遞過來的密信,破開密封取出信箋,發現是一封齊王的手諭。
“什么,在廣原郡掃蕩的北莽大軍,兩日之內將抵達齊州城!”
方大同失聲驚呼道:“各家豪族與齊王府通力合作,眾志成城,共抗來襲的蠻鬼子大軍,齊王號召各地百姓軍民急赴齊州城,構筑防御工事。”
傳令使對此倒是知情,他出發之前東鄔堡的軍民已經相應號召,成群結隊的朝著齊州城廢墟趕去。
旁邊的吏員一直在羅家屯公干,對此毫不知情,此刻也是大為震驚。
這段時間,齊王府戰事頻繁,先是艱難取得羅門山大捷,緊接著討伐孫家,接連獲勝已屬奇跡。
萬萬沒想到,齊王府現在又要備戰了,而且是前所未有的齊郡全民備戰。
方大同做事雷厲風行,當即向在場勞作的百姓軍民宣讀了齊王的號召。
“鄉親們,事有輕重緩急,這修整田畝的活先暫停,響應殿下的號召,支援齊州城會戰要緊。”
“各村寨的青壯勞力都去,由各村村正,農耕社社長安排與組織人手,備足干糧,帶上飲用水就出發。”
羅家屯附近十里八鄉的村民,對齊王府的命令那是絕對服從,對齊王更是奉若神明來尊崇。
“殿下與齊王府,是為俺們老百姓打仗啊,俺們必須支援!”
“走,大家伙回家取干糧,殿下帶領俺們打勝仗。”
“等消滅了來犯的蠻鬼子,俺們就可以安安心心的忙冬種了,再也沒人來打擾俺們種地。”
對于自帶干糧,支援齊州城的會戰,百姓不僅毫無怨言,反而爭相踴躍參加。
很快,齊州城以南方向,除了與外界隔絕的青川縣沒法通知,各村寨都派遣出了青壯勞力,自帶干糧、水,由各村村正與農耕社社長帶隊,緊急趕赴齊州城。
從下午到晚上,南城方向的官道一直忙碌個不停,趕夜路的百姓絡繹不絕,高舉著火把,仿若一條蜿蜒的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