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只是提到陳將軍。
但到后來。
陳將軍的字眼越來越多。
諸如“神勇無敵”“冠絕天下”“武道之圣”等等詞匯出現的絡繹不絕。
再往后,陳將軍出現的頻率,甚至超過大盛皇帝陛下……
歸順信不是戰報,基本上不會提到此次的戰事。
但也能聽出來其中的固定。
“這、這這……”
“難道說……”
嚴茂興分析道:“這次涼州之危,真的是陳將軍北上之后,一路殺到狼居胥山,毀掉了主陣眼?”
“怎么可能?”
“……”
文武百官議論紛紛。
陳三石不過玄象大將,洪澤營也只有一萬多人。
而蠻族在大漠中,零零散散加起來足有二十余萬的兵力。
就算是來得及調度到狼居胥山的,也有十萬以上,武圣的數量更是不用說。
紙面上看,就算是能打到狼居胥山,也無異于羊入虎口。
“念。”
隆慶皇帝加重語氣。
黃鴻這才拿出匣子內的最后一封信。
那是……
北涼軍洪澤營的,戰報!
“隆慶七十四年,臘月十八日。”
“陳三石率領洪澤營全體將士抵達蠻族大都。”
“一萬三千洪澤營將士列陣之后,和十一萬兩千蠻族四部聯軍,在山腳下交戰。”
“兩軍陣前,陳三石先斬武圣慕容華拓。”
“后,又在四名武圣的圍殺之下,擊殺武圣宇文汝耔。”
“大挫敵軍士氣后,陳三石身先士卒,率領洪澤營將士沖鋒,一路殺至狼居胥山山巔,過程中,陳三石一人斬殺敵軍逾萬人。
“之后,又接連鎮殺拓跋君峰、古溫畢勒格、段奎三名武圣,以及巫神教大祭司,順利摧毀血祭大陣主陣眼。”
“……”“……”
“此戰,斬殺蠻族聯軍八萬有余,洪澤營將士總共陣亡七千三百六十一人,傷兩千二百一十九人……”
“……”
“臘月二十四日。”
“陳三石率領洪澤營全體將士,在狼居胥山上祭天,之后在蠻族大都舉行禪禮,蠻族四部大汗宣布歸順我大盛。”
戰報很詳細。
但聽到最后。
文武百官只從當中提煉出來三個詞語。
飲馬冰河!
封狼居胥!
禪于蠻都!
這三個詞語,日后將會變作成語!
這三個成語,哪一個單獨拿出來,也都是天大的奇功。
可它們……
融合在一起了!
以至于請和殿內,陷入到死一般的沉寂當中。
戰報的結果如果屬實,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
陳三石僅僅憑借著一營兵馬,就把困擾中原四國數百年的蠻人問題,幾乎解決!
累積損失將近十名武圣!
蠻族如今活著的,就算是有,恐怕也只剩下最后的一兩名。
還有損失的二十萬兵馬!
算下來。
沒有五十年的時間,根本不可能恢復得過來!
五十年以內,北境都不會再有戰事!
此等功勞……
哪怕是當初太祖曹燮立國之后,親自冊封的十二名上將,也沒有過如此巨大的功勞。
也就是說。
年僅二十一歲的陳三石的功勛,超過了大盛朝立國以來的任何一人!
配享太廟!
足以配享太廟!
武廟十哲,當有他一襲之地!
活著的……
武廟十哲,兵家之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