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茂興頷首道:“可是周大人,你難道不知道壽陽城池高且堅固?若是你久攻不下,陳三石在西路取勝,回過頭來你豈不是無路可退?”
“周某,自會在陳三石得勝之前,攻下壽陽,如若不然,可以軍法處置。”
周榮平靜的語氣當中,透著一股難以言喻的自信和意氣風發,以至于就連保守派也有些半信半疑,不敢輕易否定。
“周大人如此安排甚好。”
單良成沒有提出任何不同意見,而是感慨道:“你們有周郎,實乃大盛朝廷之幸事!”
這兩位,明明是從未謀面的生人,此刻看起來卻是十分默契,彼此都能夠讀懂對方的心思一般。
“好!”
監國秦王一錘定音:“就按照周大人說的去做吧,要多少人、多少船,多少糧草,點誰為將,都盡管說,本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糧草船只等詳細內容,臣都已經提前半年計算完畢,稍后會寫成折子呈遞給內閣,殿下只需要批閱即可。只是……”
周榮短暫閉眸,嘆出一口悲涼之氣:“朝中無大將。”
朝中無大將!
這些年,南徐等三國不斷損兵折將,大盛朝廷又何嘗不是如此?
從數年前的明州董安,到太子黨麾下的諸多成員、再到不久前的鎮南王曹嶸、姜元伯……
每一名統帥的戰死,都會牽連一大批中高層將領。
這些中高層將領或許沒辦法參與到重大決策,但是在行軍打仗的時候,絕對是不可或缺的,他們是軍隊穩定的基石,是軍隊如臂指使的關鍵。
但現在朝廷……
無人可用了。
“嚴某可以舉薦。”
小閣老嚴茂興接過話,從懷里拿出一份早就準備好的名單:“這上面都是最近這些年來京城內外的武將,無一不是兢兢業業,忠心耿耿,也是時候拿出來好好培養培養了。”
“小閣老……”
齊王瞥了眼監國皇子,然后有些為難地說道:“你確定這些人可堪重用?朝廷已經不再有退路,一旦用錯人就是萬劫不復啊。”
這話說的委婉。
但在場的人都為官多年,哪里不懂怎么回事。
嚴茂興……
這是想趁此機會,再往軍中安插一批他們嚴家的門生!
此等結黨營私,文武勾結之事,本來是朝廷大忌。
但此時此刻,竟然無一人提出異議。
因為……
前兵部尚書明青鋒走后,朝廷之上再也沒有兩黨之分,滿朝皆為嚴黨,就連秦王都是在嚴黨的輔助下才坐上監國之位置。
如此情況下。
秦王和齊王就是不想同意,也不得不同意。
“小閣老!”
唯有周榮毫不留情地直接挑明道:“如今可是我朝廷生死存亡之際,你怎么還想著結黨營私?!”
“結黨營私?!”
嚴茂興辯駁道:“嚴某人為國舉賢,何來私心?!”
“有沒有私心,你自己清楚!”
周榮冷冷道:“如若不是你嚴家父子作亂,朝廷又豈會到無人可用之地步!殿下,實在不行的話,臣便從京軍的年輕人當中挑選任用。”
“嗯……”
秦王沉吟道:“兩位各自擬一份名單上來吧,本王會從中親自挑選一部分啟用。”
商討國事間。
司禮監秉筆太監來到殿內:“殿下!大明宮外,今日來了許多舊臣,說是要求見殿下。”
“舊臣?”
秦王問道:“都有誰?”
司禮監秉筆太監低頭道:“有燕老、曾老,張敬武大人……他們自稱是知道朝廷危急,特意前來請命出戰。”
“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