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
百萬大軍。
居于中軍的單良成,揮動手中的玄玉金光竹,沉聲下令道:
“諸將聽令!
“中軍后部變前部,前部變后部,有序后撤二十里,后軍前、中、左、右四部南移十五里。
“另,從中軍左部抽調八千輕騎從洛澗北方渡口搶渡,從后軍后部抽調一萬五千輕騎從洛澗南方渡口搶渡,務必在大軍后撤完成之前渡河成功,然后迂回至八公山后方截斷敵軍退路。
“以上,重復一遍!”
行軍指揮,絕非一人之事。
兵馬越多,就越需要大量經驗豐富的基層軍官來協助指,如果把三軍統帥比作啟動機關的鑰匙,那么軍中上至主將下至小旗的將領們,就是大大小小的齒輪,是讓整座機關蘇醒過來的關鍵,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出錯不得。
此刻。
足足有五十余名玄象大將集中在這里聽候調遣,他們準確無誤地將仙師的部署重復念出,做到一字不差。
“即刻執行!”
“末將遵命!”
一聲令下。
五十余名玄象大將翻身上馬,朝著各個方向四散而去,通知他們下屬的參將,參將再調動千總、百總,直至傳達到最底層。
在這禹州遼闊無邊的荒原沙場上,一臺足足有百萬之眾構建而成的龐大機關,伴隨著齒輪的轉動開始緩緩運轉。
人過十萬,徹地連天。
百萬天兵,煌煌神威!
單良成來到半空中,遙遙指著地面浩瀚的兵馬,朗聲道:“陛下請看,如今表面后撤,但實際上是‘天地三才之陣’。
“一旦陳三石開始指揮渡河,我軍就立即收攏陣型重新殺回來,到時候就是呈現三面包夾之勢。并且,在下還準備把昆陽城內的厚土結界調來,徹底把他們困死,到時候就算是有零散部隊僥幸逃回對岸,也會被提前迂回繞后的伏兵擊潰。
“現在,我唯一的擔心,就是陳三石會不會渡河,畢竟他的妻兒都已經撤走,已經沒有必要過來跟我們拼命。”
“他會渡河的。”
隆慶皇帝坐于仙鶴后背,凝視著對岸的身影。
他太了解這個年輕人了。
遙想六年之前。
在幽云交界的洪澤河畔,此子境界不過煉臟,兵馬不過千余,尚且義無反顧地護送百姓渡河。
如今,這個年輕人已經是武圣之上,身邊有大軍隨從,對岸有被困在城內的北涼軍,又豈會猶豫不決?
當初和如今唯一的區別,是陳三石從區區百戶,成長為一名統領二十萬鐵騎的常勝將軍。
作為統帥,要學會取舍。
如果朝廷不后撤二十里假裝露出破綻,曹楷相信陳三石會毫不猶豫地撤退,即便昆陽城內的守軍全軍覆沒。
這是從大局考慮,一名常勝將軍理應做出的決斷。
但是。
一旦朝廷答應后撤給予希望,哪怕陳三石明知道有可能遭遇半渡擊之的伏擊,也會義無反顧地率軍渡河。
因為他寧愿冒些許風險,也不會拋棄昆陽城內的將士。
說到底還是會意氣用事。
這,就是陳三石最大的弱點。
人有弱點,就會敗!
……
昆陽城。
血與肉的廝殺還在繼續。
正統皇帝曹煥手持雁翎刀,身上的龍袍早已變得襤褸不堪,但此時此刻他在自己麾下的將士們眼中,其實穿上真正堅不可摧的龍袍。
“陛下當心啊!”
魏嵐拼死護在身側,將一名想要偷襲的敵軍攔腰斬斷。
不久之前,昆陽城外的修士數量驟減,他們的壓力變小許多,可朝廷尚且有六丁六甲大陣加持,再加上人數眾多,仍舊是難以抵擋。
“弟兄們!”
“撐住啊!”
“他們的修士明顯變少!”
“說明已經和大帥開戰,無暇顧及我們了!”
“……”
“殺!!!”
城內十二萬守軍,已然只剩下最后的九萬余人,并且伴隨著攻城器械的轟擊,昆陽城墻已然出現大面積的塌陷,敵軍可以輕而易舉地踩著云梯或者尸體登上城墻。
與此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