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話再次遭到打斷。
一道身影御劍來到道場,便是返回龍象城的陳三石。
“盧師弟!”
魯志用連忙迎了上去:“你不要緊吧?!”
“無礙。”
陳三石面色煞白,在落地的剎那險些當場昏死過去。
他心中嘀咕,這三重燃血,平日里能不用還是不用為好,消耗實在太大。
不管怎么說,總算是活著回來了。
天道榜再次發生變動。
第一,散修申屠燁,一千三百二十枚。
第二,鎮魔司向柏軒,一千兩百枚。
第三,清虛宗盧升之,一千一百九十枚。
第四,清虛宗薛顯榮,一千零二十枚。
“……”
薛顯榮臉色變得陰沉起來。
人群當中,一襲蓑衣懷中抱劍的申屠燁,朝突然殺到第三的百花谷弟子,投去不善的目光。
鎮魔司向柏軒,則是神色變得格外凝重。
對于這些,陳三石自然有所察覺,知道自己又得罪了不少人。
但就如同他當初在鄱陽軍中一樣,總不可能因為擔心樹敵,就寸步不前困死自己。
前四名的銅錢數量,都咬得很緊。
陳三石沒有浪費時間,準備回去休養幾日后就立即繼續賺取銅錢。
回到洞府,東方景行在此等候,匯報最近兩年,朝廷內的大致情況。
整體還是穩中向好的局面,天墉城的修士數量,也激增到八千多人,最多再有兩年,就能擴充到一萬人。
只可惜打造官印的材料不足,目前只有三千余枚官印,否則的話,施展出“玉皇番天印”,完全可以跨境界對敵。
材料的事情,陳三石還是交給小竹子去尋找,他目前的首要任務是拿到造化玉露,然后著手準備結丹。
除此之外,朝廷當中有一位故人去世。
趙樵。
這位曾經跟陳三石同村的叔叔輩獵人,由于入伍時年紀太大,很早的時候就放棄修煉轉去后勤。
大漢建立以后,就在戶部二師兄程位的手底下任職,官拜正三品戶部右侍郎。
直到兩個月前,感染一場惡疾,太醫救治無效而去世。
“傳朕口諭。”
陳三石說道:“追封趙樵為虎山侯,厚葬于烏浩宮,編入云臺閣輔將,不要忘了把姓名刻在英魂碑上。
“趙樵叔的后人,如果有資質的,一定要納入到天墉城內,給予一定程度的資源傾斜。”
“遵命!”
東方景行謹記。
第一個。
這是陳三石踏上漫漫長路以后,緊緊跟在身后的眾人當中,第一個真正掉隊的。
回顧趙樵的一生,雖然沒有什么顯眼的功勞,很多跌宕起伏的戰事也沒有追隨左右,但其實是搞后勤的一把好手,兢兢業業的辦事,付出不比其余人少。
“走好。”
陳三石在心中與之告別后,便沒有是時間多想此事,服下幾顆丹藥后,就開始短期閉關。
【功法:吞火決.筑基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