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勝神洲。
邙山。
天墉城修士傾巢而出,現如今負責留守此地的,都是一些凡俗武夫。
正值黃昏,巡邏的將士們換防之后,就在山野之中就地扎營,圍爐煮酒。
一頭才打來的野豬,在炭火之上“滋滋”冒油。
“老李頭兒,真的假的,你吹牛呢吧!”
“是啊,就憑你的通脈境界,能在那些大戰中活下來”
“……”
一群年輕兵卒,圍著一名花甲老將起哄。
這老頭兒姓李,現如今的武勛是正三品上輕車都尉,但由于自身境界不足,官職并不高,只是剛剛入品的正六品忠武校尉。
不過據他自己所說,他是從鄱陽走出來的老板,從前朝隆慶年間,一直到大漢建元天武,大大小小的所有戰事,他都親身經歷過。
“老李頭兒,你說的要是真的,就跟我們大伙講講唄!”
“講講四渡洪澤。”
“還有千里奔襲、封狼居胥!”
將士們目光期待,仿佛不是身處軍營,而是在茶樓等待說書先生。
老李頭兒也絲毫沒有架子,語氣中帶著驕傲,笑呵呵地說道:“那行,今個老頭子我就給你們講講,咱們陛下名震天下的四渡洪澤!
“卻說那一日,陛下率領預備營將士進入到明州境內……”
他滔滔不絕地講述起來。
周邊的將士也越來越多,聽得極其投入。
三十多年過去,完全足夠更迭一代人,許多事情在年輕人耳中,已然成了傳說。
“就在這個時候!”
老李頭兒說到激動處站起身來:“誰也沒有想到,陛下沒有逃出明州,而是兵鋒一轉,領著我們直奔眉山……
“……
“得到消息后,當時的叛將董安,直接活活氣死!”
“嘖嘖……”
眾人贊不絕口,又回味無窮。
“老李頭兒,再講一個!”
“對對對,四渡洪澤之后該封狼居胥了吧”
“狗屁,明明是千軍萬馬避白袍!”
“我覺得還是虎牢關厲害,三千玄甲破南徐十萬精兵!”
“……”
“去去去!”
老李頭兒有些口干舌燥,擺擺手說道:“來日方長,以后再慢慢講。”
眾人有些失望。
“話說老李頭兒。”
一名年輕校尉說道:“你真跟著陛下,一場不落地打了所有的仗”
老李頭兒驕傲的挺起胸膛。
“那這么說……”
年輕校尉嘀咕道:“陛下肯定認識你啊!”
“那是自然!”
老李頭兒篤定地說道:“有一次混戰,我親手給陛下遞過箭袋,你說陛下,能不認識我嗎”
“怎么可能……”
有人否定道:“陛下手底下大將如云,老李你資歷是老,可說到底也不過是個六品的校尉,他怎么可能記得你”
“就是。”
眾人紛紛附和。
“你們胡說什么陛下肯定記得我,不光記得老頭子,他還知道我姓甚名何,一字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