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記者問路洋“如何看待潘月明和妻子事情”。
路的回答是:“目前全部精力都在拍電影上,對其他事情并不了解。”
很標準的應對方式對不對?
不摻和爭端。
也不表示態度。
但是到了第二天,他的回答在記者嘴里就變成了:“導演路洋站隊潘月明,表示壓根沒興趣了解潘和董的糾紛。”
當路洋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直接就噴了。
再比如說記者問路洋“對于潘和董的事情,你支持誰?”
路洋回答:“一名導演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電影拍好,而不是支持什么。”
記者的理解:“實錘,路洋已經拋棄潘月明,言明不再支持他。”
一連串的話術,直接給路洋整得欲仙欲死。
關鍵是他還沒辦法去解釋。
因為這幫記者最擅長的就是打一槍就跑。
純粹輸出觀點。
壓根就不跟你辯論。
所以,他是真的不想再看見記者。
當然,這種話不能直接給周墨說。
不然豈不是顯得他很不義氣?
路洋擺手道:“當然不是,我確實是突然不舒服。”
周墨點點頭:“那就行,我本來還想著你要是沒好的話,就過去看看你,正好我前段日子從一位老中醫那里弄來了一顆藥丸,包治百病,只要你吃了,肯定藥到病除。”
手一翻,露出顆黑黢黢的球體。
小櫻桃一般大。
路洋總覺得周墨手里這東西,像是橡皮使用過后出現的碎屑搓在一起之后形成的東西。
真要吃下去,只怕假難受要變真難受了。
“周導說笑了,這種好東西用在我身上可惜了,周導還是留給需要的人吧。”
兩人來到片場外。
門口已經聚了一群人,正對來人翹首以盼。
當看到周墨的身影時,所有人都興奮了。
瞧瞧。
這是誰來了?
《華山》劇組真正的話事人。
迄今為止,其實不光路演煩記者,記者也很煩路洋。
這家伙每次回答問題都滑不溜秋,左顧右盼就是說不出來什么關鍵信息。
記者們采訪不到什么有用的東西,只能回去亂編。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周墨來了。
他們就有救了。
周墨來了。
獎金就有啦!
于是,還沒等周墨站定,一把話筒就已經伸到了周墨面前。
“周導,請問您怎么看待潘和董的事情。”
“周導,請問您對他們倆的事情了解多少?”
“周導,《華山》劇組一直都沒有明確開除潘月明,請問這是不是意味著在潘董的紛爭中,山河公司其實是支持潘的?”
周墨也不說話,只是靜靜看著面前的觀眾。
等人群靜下來了。
又看了一眼身旁的路洋,這才緩緩開口。
“這次來,其實是給大家宣布一件事情。”
不少人眉頭一挑。
宣布一件事情?
難不成是要把潘月明踢出《華山》劇組?
下一秒,眾人疑問有了回答。
“五月中旬,我要帶著我的電影《超體》,前往戛納嘗試售賣,希望大家支持。”
去戛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