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有些遲疑:“但他獲得畢竟是主競賽單元。”
“那又如何?”
吳白鴿老神在在:“我還是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獎的獲得者呢,結果怎么樣。”
他看著面前的兩人,心里有些不耐。
但人在屋檐下,對待金主還是要客氣一些,現在已經不是他當年能夠在國際上叱詫風云的時代了。
最起碼在《太平輪》上映之前,是這樣的。
吳白鴿耐心地解釋道:“我并非是夸夸其談,二位,國際上電影節的情況和國內完全不一樣,由于不同的文化,是完完全全兩套不同的規則。
國內適應的,國外往往會出問題。
你們別看姓周的能在國內風生水起,實際上他這種適應了國內市場的,往往到了國際市場,表現非常一般。
他在國內拍什么最火?
《冷風》。
一部完全沒有深度,更沒有內涵的電影,完全靠著機緣巧合,以及引發觀眾仇恨的噱頭,才給電影帶來這么高的票房。
所以完全沒必要這么擔心。”
為了增加自己話的可信度,吳白鴿甚至擺出了自己做例子。
“國外有成就的,國內往往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譬如我的《赤壁》,當年票房沒有特別突出,真的就是電影特別不好么?
未必,更多的還是國內影迷的審美不夠高級而已。”
說起《赤壁》他就來氣。
吳白鴿從來就不覺得自己《赤壁》拍得不夠好。
當年風評不高,完全是因為觀眾們欣賞能力太低導致。
跟他沒有半毛錢關系。
然而,大小王卻開始皺眉。
他倆本來覺得吳白鴿說得還挺好,但當他提起《赤壁》的時候,話的可信度就明顯下降了一茬。
因為,他倆其實也沒覺得《赤壁》好在哪里了。
大王想了想,緩緩說道:“但吳導,有一說一,《太平輪》也沒能入圍主競賽單元。”
言外之意就是,你吳白鴿看不上周墨,可你的電影也沒成功啊。
吳白鴿一聽這話,立馬就急了。
瞪著眼睛說道:“怎么能這么說呢,當初不是說好了,《太平輪》是為了賺票房,所以對國際沖獎并不看重。
況且,就算歐洲三大獎拿不到,不是還有金像獎這個保底嗎?
我吳白鴿縱橫國際電影市場這么多年,各式各樣的獎項沒看過,一些電影節的獎而已,手到擒來。”
急了。
這是真急了。
小王出來打圓場:“吳導你別著急,公司的意思不是說《太平輪》哪里不好,而是你也清楚,周墨這人非常善于運用輿論帶節奏。
我哥剛才說的,其實是想和你討論一下,有沒有什么方法,能讓他不拿咱們當筏子?
畢竟若是讓他自由發揮的話,咱們會很吃虧。”
吳白鴿點點頭。
確實有理。
姓周的雖然年輕,但手段卻非常下三濫。
不得不防。
想了想。
“既然他有可能宣傳的話,咱么不妨祝他一臂之力,讓他好好宣傳,最好讓他上天!”吳白鴿惡狠狠地說道。
大小王對視一眼。
異口同聲說出四個字。
“捧殺?”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