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百萬套,一套游戲價格七十九。
算起來不到1.6個億。
看起來好像不是很多。
不但比起《長城》的首日票房還差了一點。
更何況,這還是個單機游戲,買斷制,入手之后就可以反復玩,甚至還能交給別人玩。
不像電影票一樣,一個人看,還只能看一次。
所以,從數據上講,《守護者》游戲后續的銷售走勢,肯定遠遠不如《長城》的最終結果。
但當山河公司公布24小時銷售數據的時候,依舊引起了整個娛樂圈的震動。
而且,這種震動甚至比當初《長城》首日票房出來的時候,還要來得激烈。
原因也很簡單。
《守護者》的后續數據可能卻是不如《長城》,可《守護者》也不是電影啊。
人家連電視劇都不是,人家就是一個游戲。
一個游戲,還是單機游戲,第一天就賣了兩百萬套。
這是何等的離譜。
就跟假的一樣。
單純說兩百萬這個數字,可能不太明顯。
舉個例子就明白了。
傳說中的國產單機游戲的扛把子,《仙劍奇俠傳》第五部的前傳(仙五前),質量遠超《仙劍5》,也就才賣出一百多萬套,不到兩百萬套。
這還是兩年前就發行的游戲。
結果,人家兩年的時間,連你一天都沒有趕上。
雖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仙5》前傳的價格要比《守護者》高上很多。
但也可見《守護者》受歡迎的程度。
另一個原因,《守護者》的成本。
無論是從電影的角度,還是《長城》的角度,這兩部作品的成本都不少。
長城錢多一些,三個億,前后做了一年的時間才完成。
《仙5》前傳,千萬級別,成本要少一些,但制作周期長,制作了好幾年。
但《守護者》呢,沒有單獨的立項,沒有額外的支出。
其產生的過程,就是周墨在《守護者》劇版拍攝的期間,帶著一隊人馬,在額外的時間,把主線改一改,增加了一些if線,制作而成。
而且這還是好聽的做法。
再說直白點兒,其實就是把一堆一般情況下用不上的邊角料,修改修改給做成了個游戲。
沒有多喊人,也不需要多費事兒。
一部游戲坐下來,夸張點說,成本無限接近于零。
然而就是這情況,人家硬生生在第一天就賣了兩百萬套。
不僅賺了錢,還讓演員們也開辟了新的賽道。
簡直就是秦始皇摸電線——
贏麻了。
于是,當天晚上,周墨的手機就被打爆了。
慶賀的,祝福的,拉關系的,這些就不說了。
明星演員們自有公司員工們接待。
還有一些央媒的負責人過來聯系,但也算不上什么大事,無非就是善良一下宣傳,開會等等事宜。
這些對周墨來說,依然輕車熟路,按照計劃走就是了。
真正需要重視的,是一些集團,公司的負責人。
比如說,小馬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