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者》的根基,終究還是劇版的《守護者》。
一天兩百萬套的銷量,誰看了這數據不迷糊?
而且,相較于已經逐漸變成紅海,廝殺越來越激烈的女頻改編市場來說,男頻改編市場現階段完全就是一片藍海。
可挖掘的東西太多了。
小馬哥正是產生了這個語氣,特地給周墨打了個電話,希望能夠實現在改編領域的合作。
大甜甜又問:“那你們準備從哪些領域開始合作?”
“諜戰吧,《守護者》的成功,基本已經擺出了一條完全走通的改編之路,照著走肯定沒問題。
另外,起點也確實有幾本非常好,且非常適合改編成游戲的諜戰小說,改起來相對容易很多。”
“怎么分工?”大甜甜問。
“還是咱們找人拍攝,投資的話兩家按比例分,企鵝那邊幫忙宣傳。”
“這個倒是挺合理。”大甜甜點點頭。
有一說一,企鵝作為投資者,名聲其實還不錯。
給錢,給人,幫忙宣傳,而且也不太插手制作。
如果真的插手了,也是要求把游戲人物設置的更美型一些,要大波,要漂亮,要好身材。
雖然說是為了更好地賺錢,但也確實帶來了更好的游戲體驗。
看看《王者》就知道了,部分角色一開始的形象,可比改版之后要夸張旭東。
要不是遭受了舉報,再加上政策的要求,尺度還要更大一些。
比起那些臭名昭著的正確公司,強了無數倍。
有句話說得好:
你可以不相信企鵝的信譽,但你一定要相信企鵝賺錢的眼光。
“我還以為你們就要改編玄幻、修仙類的小說了呢。”
“那個要再往后一點,企鵝那邊希望再看看市場反應,確定了男性消費水平真的存在,而不是只有《守護者》這藤花一現,到時候就會投入更多的資金放在男頻小說改編上。”
周墨對此倒是有預見。
市場風向偏轉的速度,可以說是又快又慢。
快,是《守護者》第一天的數據出來,就立馬有好多公司跑過來,說希望后續達成合作。
慢,是很多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已經定型了。
不論發生什么事情,他們都不會更改自己的消費習慣。
哪怕整天被人嘲諷,哪怕自己消費水平極低,愿意把自己的消費能力全部轉移出去,贈送給別人,但依舊甘之如飴。
讓這些人花點兒,真是比登天都難。
周墨是沒能力改變這些人的想法,他最多也就是多做幾款針對性的作品,吸引越來越多的目標進行消費。
這也是他做《守護者》的原因之一。
周墨想到這里,突然開口道。
“不過也確實不算是就一個玄幻的都沒有,還是有一部作品比較適合改編的。”
“什么?”
“天蠶土豆的《斗破》。”
大甜甜反應過來:“就是那個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的小說?”
“是的,你看過?”
“嗯,當初你立下《誅仙》的時候,我補充過一些小說的資料。”
“你感覺怎么樣?”
“還行,第一遍看的時候,感覺還挺爽的。”大甜甜客觀評價道。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