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完《阿卡姆騎士》,周墨在家里休息了幾天。
一直到李露給他打電話,他這才驚覺,距離《人民的名義》播出時間,就剩下兩天的時間。
“不好意思,這兩天剛把電影的事情結束,一會兒我就過去。”
李露聽著周墨的解釋,松了口氣。
“那就行,周導,你不來的話,我這心里是真的不踏實。”
《名義》的陣容實在太強悍了。
盡管他是導演,但比他地位高的演員可不是一個兩個。
盡管這些演員實際上也很好說話,但并不代表他就能輕松命令人家。
就比如說宣傳這事兒。
李露想整個夸張點的宣傳,最好能所有人一起來。
但給陳道明這些人發消息,人家不會反對,但基本上也只是象征性呼吁兩下,夸張是肯定不會參與的。
這種事情只能讓周墨來。
李露:寶寶心里苦,但是寶寶不說。
周墨來到劇組,聽了李露的想法,很是認可的點點頭。
“李導,你這個計劃很好,夸張點有利于電視劇初期的宣傳,就按照你的個來。”
周墨對《名義》的計劃,從一開始就是火爆,一直火到最后一集,壓根不打算發酵或是如何。
李露先是開心,然后糾結。
“周導,這事兒恐怕得你來說。”
“行,沒問題。”
周墨直接答應下來。
半天之后,劇組本身,以及一種主創的賬號,同一時間更新了各自的狀態。
陳道銘(沙瑞金):他一個xxx,要狙擊步槍干什么?
張智堅(高育良):這官當多大,才是個頭啊。
吳剛(李達康):你總算愿意離婚了。
許亞君(祁同偉):你是我的女人,我祁同偉,一定會對你負責。
黃執中(侯亮平):嘿,你們抓我干什么!
……
毫無疑問,這些臺詞都是特意挑出來的,就是為了故意給節目引流量。
《人民的名義》這部劇,本來就不是那種涇渭分明的樣板戲。
里面的每個人物都比較復雜
換而言之就是相對貼近現實。
典型例子就是沙瑞金。
沙作為主持行動的總帶頭人,為什么那么多觀眾看完《名義》,會弄出來一個“結算畫面”?
從下面這一段臺詞就可見一斑。
“我不是說別人,說我自己我干了很多年,基本上是事情干一件成一件,我要不想干的事.
有,但是很少”
單單是這一句,就凸顯了《人民的名義》的復雜性。
果不其然,劇組動態發出去沒多久,觀眾們對《名義》中人物的分析就已經出來了。
而且還說的有模有樣的。
周墨大致看了一遍,心里對網友們的反應相當滿意。
評論區對幾個重要角色所屬陣營的猜測,那叫一個五花八門。
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沙瑞金。
原因無他。
這個角色地位最高,權力最大,而且還是陳道銘來演。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