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突破20億票房的當天晚上。
業內多家影視公司,共同探討了一個問題。
愛國電影這個市場的前景,到底如何。
實際上,這個話題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在這個圈子里。
在國外,“愛國電影”的歷史很悠久。
《拯救大兵瑞恩》,《壯志凌云》這些,都可以歸類于愛國電影。
而在國內,以《戰狼》為首的電影,也讓“愛國電影”這個類別在業內出現過一次大規模的討論。
愛國電影,并不是一個非常精準的類別,而是一類電影的泛稱。
包含的因素,諸如戰爭,國家,安全等等。
從這個角度看,《戰狼》是愛國電影,《智取威虎山》也是愛國電影。
《突襲白虎團》,《湄公河行動》也是愛國電影。
此前,愛國電影的票房數據大概集中在十億到二十億之間。
票房雖然不低,但和國內頭部的商業電影相比,確實還存在一定的距離。
再加上戰爭類電影的拍攝難度,如《戰狼》,《湄公河》,《突襲白虎團》這類電影,其拍攝難度本身就比其他類別的電影要高很多。
包括拍攝成本,對演員的要求,對設備的要求等等,都要高好幾個水平。
嚴格來講,性價比一般。
所以,各大公司對愛國類電影的態度屬于心動,但又不至于不顧一切加碼下注。
直到今天,《戰場》的票房一出,大家才驚訝地發現“愛國電影”的市場居然大到了這種地步。
五個億。
一天。
如此彪悍的成績,直接讓一種老板當場開始商量投資“愛國電影”的諸多事項。
從這幾天觀眾和網民們對《戰場》的評論來看。
《戰場》能夠取得如此彪悍的成績,大致原因分以下幾點。
特效,題材,質量,情懷。
《戰場》的質量雖高,但觀眾們的情懷對電影票房的支持力度也不可小覷。
既然有情懷,那就說明可以不斷消費。
也就是說,《戰場》如今的成績,大概率不是曇花一現,未來就算達不到同樣水平,也可以借鑒。
確認《戰場》存在復刻的可能性后,話題立馬轉向“如何開發”上。
經過一番短暫的調查,眾人發現,市面上居然已經有不少“愛國電影”類別的電影項目。
《紅海行動》、《戰狼2》、《長津湖》、《水門橋》……
而且這些電影,統統都跟山河公司相關。
“這么多,山河公司是想把‘愛國電影’一次性全吞下去么?”
“一二三四五六……山河那邊僅僅是立項的愛國電影就有四部,更別說還有一些已經申請了,但還沒有理想的了。”
“人家是這個類別最早的開拓者,吃得多也正常。”
“如果說在之前,山河公司吃得多就算了,但現在既然《戰場》的票房爆了,山河再能吃也不可能全吃下來,一次性上馬那么多項目,只會把他們公司拖跨,他們公司一年最多一兩部,不可能再多了。”
“不過山河確實是目前為止,這類電影開發經驗最豐富的公司。”
“那就合作,跟周墨聯系,投資也行,捧人也行,一起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