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樣啊,謝謝,那我就放心看了。”
“不是,這種瞎編亂造的劇也有人看,yy差不多得了。”
“不是,你不想看為什么還要掏錢進來,有病是吧。”
“果然,這劇還沒播呢,有些人就聞著味兒進來了。”
周墨看著屏幕上一閃而過的彈幕,暗道一聲果然。
亂七八糟的評論和節奏是永遠清楚不完的。
不過好在哩站是他的主場,面對這些節奏,直接使用管理員大法就行了。
七點半整。
《朕要做皇帝》準時開播。
電視劇開場,是崇禎皇帝登基之后,嘗試干掉魏忠賢,試圖和文官合作,治理天下。
而遠在中原的福王知道此事,直接在自己的王府里開了一場宴席用以慶祝。
在這個過程中,由黃曉明飾演的父王堪稱放浪形骸。
沉迷美食,欣賞美色,主打的就是一個怎么開心怎么來。
單從這一點看來,福王和傳統意義上的好君主,譬如漢文帝,唐太宗等等,相差甚遠,大相徑庭。
果不其然,當宴席結束后,就有人來勸諫福王。
希望他能勤儉節約,注意自己的行為。
而福王對這種說法不說嗤之以鼻,也絕對不算十分認可。
在他看來,對一個君主來說,最重要的是能不能擴張領土,讓朝堂穩定發展,讓百姓安居樂業。
至于他喝不喝酒,喜不喜歡美人,這些都不重要。
換句話說:我雖然蹦迪,開趴體,但我也可以是個好皇帝。
很顯然,這個魔改后的福王,和前些年一些歷史劇中的“好皇帝”形象有不小的差別,但卻更符合當前社會風向。
在過去,無論是陳道銘的《康熙王朝》,還是唐的《雍正王朝》,里面的皇帝都是個頂個的宵衣旰食,夙興夜寐。
但這一次的福王,和過去完全不一樣。
他的形象,其實更符合幾千年前,春秋一霸,齊桓公姜小白的形象。
齊桓公問管仲:我好玩兒,好喝酒,好美人,能不能使國家強盛。
管仲:沒問題。
而第一集里,當福王和臣子討論的時候,彈幕在此刻也多了起來。
“說的沒毛病啊,皇帝要的不是道德完人,而是能讓國力增強的人。”
“喜好美女又沒啥,沒準還能多生點兒孩子,只要能讓國家變好,別說喜好美女了,后宮佳麗都沒問題。”
“欸嘿,這個魔改的福王有點兒意思哈,跟過去看得都不一樣,后面只要能保持這個水平,保證全部訂閱了。”
劉施施看著彈幕的反應,神色激動。
“看來大家對福王這個角色很看好哇,彈幕上基本都是夸的。”
“正常,觀眾們的基本素養有這個水平,都知道一個好君主的評價標準是什么,李世民殺兄弟強嫂子,到最后不依舊還是千古一帝,全歷史坐三望一的六邊形超級戰士。”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