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墨其實真的沒想隱瞞什么。
就簡單幾句話
“觀眾想看什么,就拍攝什么。”
“除此之外,題材,演員,陣容,道具等等這些因素,只要不至于太過于粗制濫造,只要滿足觀眾們的需求,就有足夠多的觀眾愿意掏錢。”
然而,每當周墨把這套話講出來的時候,立馬就有人反對。
“那怎么能行呢,那幫觀眾懂什么藝術,他們永遠只會挑刺,不是這里有問題,就是那里不順眼,既無法明白導演的暗示,也不清楚劇本的深度。”
否定完周墨的看法不說,隔三岔五還會再補充兩句。
“周導你現在還年輕,有些事情你沒有經歷過,消費者是不能太哄著的,一旦太哄著,他們就會蹬鼻子上臉,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離譜。
相反,你很多時候不在乎他們的聲音,打壓他們,他們反倒會不斷地支持你,給你提供收益。
不信你看國外的xx公司,每年把產品賣得那么貴,而且一年比一年貴,但是質量卻一直都沒什么增長,但國內的銷售卻一年比一年高……”
有一說一,上述一番論證的水平其實還不行。
還知道用例子來支持自己的論據。
比起很早之前周墨面對的一些“提議和建議”,進步了很多。
不過都沒啥意義。
周墨也懶得跟這幫人扯皮,自從好些年前爭論幾次之后,他也就懶得爭論了。
讓這些家伙多拍一些爛片也好。
這樣才能降低觀眾們的心里期望。
等到他的電影出來了,每次上映都相當于有一層正面buff。
“藝術與賣座”的爭論結束后,談話其實并沒有結束。
飯桌上,話題往往會被引到另一個角度。
“周導如今成了圈內的頂梁柱,那么也希望周導為圈子的發展多做一些實事。”
至于實事是什么?
“我這里有一個劇本,希望能獲得周導的支持。”
緊接著,便是“啪”一聲,掏出一個劇本。
“劇本就是這個,非常具有前景,肯定能賣座,就是缺乏資金以及宣傳和制作公司。
規矩我們都明白,事成之后五五分成,只需要山河公司為我們這部電影提供名聲支持,就有五成的收益。
如何?
夠意思吧。”
每當周導想起他看到的那一堆連當廁紙都不舒服的劇本時,他都很奇怪,為什么這幫人總是能這么沒有負擔地提出這種要求。
不過,周墨依舊沒有果斷地給這幫人一巴掌。
生活如此美好,他卻如此暴躁。
這樣不好。
一般情況下,周墨只會笑著吃完飯,然后一臉悲傷地回到家里,抱著大甜甜的細腰,全程沒有眼淚地大哭一場。
再然后,大甜甜就會怒氣沖沖地去打打電話。
一次性打半個小時。
回來之后,給周墨一個充滿溫暖的安慰。
等到第二天,周墨就又會恢復全新的活力。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