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有關《生命檢索》的評論逐漸多了起來。
“意外感覺還不錯,比想象中要優秀。”
“看哭了,真的不想再看第二遍,實在太煎熬了。”
“不是,你告訴我這是畢導參與拍攝的電影?開什么玩笑?他有這個能力?”
從小藍書上看,《生命檢索》這一次的反應相當不錯,絕大多數觀眾對電影都表示質量超出預期,無比感人。
“看來你用畢導降低觀眾預期的計劃成功了。”大甜甜說道。
周墨卻搖搖頭。
“不能這么算,眼下這些評論雖好,但還有大量的觀眾因為畢導的存在不去看電影,這些觀眾根本不會發出評論。”
小藍書這個軟件,對一個電影的評價,買票用戶的評價比沒有買票用戶評價的權重要高。
這樣做的好處在于,可以限制刷票行為,讓觀影評論更加貼近真實感受。
壞處在于,這種機制可能會凸顯出叫好不叫座的電影。
一看分數賊高,高到能進入影史。
再看觀影人數,大貓小貓三兩只,連五位數都不一定能突破。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小藍書也改變過很多次策略。
比如說重新設計用戶權重,增加那些長觀影人群的權重,增加電影劇組演員的個人評價體系,進而影響電影的評分等等。
不過最多能夠緩解這種情況,無法根治。
眼下就是這種情況。
《生命檢索》這部電影,從觀眾的反響來看,評價相當高。
但票房顯示,觀影人數比公司預期的還要更低一些。
電影上映第一天,實際觀影人數比預期觀影人數要低,對山河公司來說,還是開天辟地頭一回。
過去,山河公司前幾天的觀影人數向來要比預期要高。
這是山河公司一直以來推出優秀作品,積累優秀口碑的結果。
而這一次,只能說文藝片+畢導出馬的雙重buff,讓周墨也體驗了一把不及預期的感覺。
“那咱們該怎么辦?繼續加大宣傳?”大甜甜詢問。
周墨搖搖頭。
“沒那個必要,宣傳目前已經接近飽和了,再加大宣傳帶來的效果也不會有太多提升。”
《生命檢索》在宣傳上砸的資源并不少。
首映禮結束后,各大媒體該給的報道也都給了,給用的資源也都用了。
“那就維持現狀?”
“等等吧,等目標出招,到時候才是真正宣傳的好時機。”
“哦……”
大甜甜點點頭,明白了周墨的意思。
接下來三天,周墨基本上每天都呆在公司里看著宣傳和數據。
從票房上來說,《生命檢索》前三天的票房雖然不算壞,但也絕對算不上好。
三天時間,平均每天三千萬多一點。
劇組那邊還在宣傳,但無論是動靜,還是關注都肉眼可見的少。
周墨倒也不急。
三天時間,《生命檢索》的正向評論肉眼可見的增加,而且票房一天比一天高,每天都在實現逆增長,這說明電影的好名聲在不斷傳播,越來越多人認可這部電影。
時間來到第四天。
一大早。
剛進入公司,宣傳部門的員工打來了電話。
“周導,網絡上有針對咱們電影的節奏了。”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