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比不過,也不可能有很明顯的技術差距。”
“更何況,很多技術型主播往往會有兩三個絕活性角色,也在頂分局亂殺過。”
“如果放出來,參賽應該沒問題。”
這種論調為什么能大行其道。
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普通的排位賽由于競爭強度欸那么大,確實很難體現出職業和路人王之間能力的差別。
只有當二者同臺競技,在高壓和鏡頭下硬碰硬的時候,科班生和業余愛好者之間的差距才會被體現的淋漓盡致。
《練習生》便是如此。
山河公司當初為了制造足夠的噱頭,特意喊了一些過去在其他選秀節目里展露過頭角的選人,也參加了《練習生》的拍攝,當作對照組。
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在自己出身的選秀節目中拿過前幾名,甚至是冠軍的成績,普遍比較自信。
認為就算和科班生比較,也未必會差到哪里去。
再加上山河公司給開出的極高價碼。
所以,劇組邀請的對照組選手,基本上都來了。
然而,當節目正式開始錄制,雙方直接開始比拼的時候,節目效果立馬就出來了。
狀況那叫一個慘烈。
局勢基本上就是一邊倒。
排位賽路人王被職業選手打得潰不成軍。
偶爾有幾個比較出彩的對照組,也是學過好多年舞蹈,參加過比賽拿過獎,或者在泡菜那邊進修過,才和科班這邊的選手們打了個五五開。
大甜甜越看越覺得屏幕中的倆人差距大。
一場舞比拼下來,左邊的科班生全程風輕云淡,氣定神閑。
而右邊的對照組滿頭是汗,臉色發紅,眼神中的緊張肉眼可見。
“這種對比太狠了,這些對照組也真是勇敢,換成是我早就跑路了。”
“實際上已經有人跑路了,你搜一下詞條就知道了。”周墨開口道。
“啊”
大甜甜立馬拿出手機搜相關內容。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排在詞條下前幾的消息,統統和參賽者跑路相關。
“乖乖,已經跑了四五個了”
“嗯。”
“觀眾們的反應呢”
周墨想了一下,“詞語挺豐富的。”
大甜甜:……
點進排在第一的帖子,直接拉到評論區。
情況確實如周墨所說。
評論區罵聲一片。
“全是節目組剪輯,拿哥哥當墊腳石。”
“節目組不做人,哥哥昨天晚上練舞到凌晨,一共就睡了三個小時,結果就被拉起來比賽了。”
“不是,這都能洗上輩子是洗衣機吧。”
“說機不說吧,文明你我他。”
“這幫選秀處理的不總是說自己多優秀,比專業的都不差,這下瞬間就露餡了吧。”
大甜甜看了差不多有小一百條,頗為驚訝地看向周墨。
“支持節目組的評論數量比噴的人多啊,咱們控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