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一個星期,主任在上班的時候,都有藥代這一類人找上門來,推銷藥品,商量合作,溝通分成。
而主任也并沒有將這些人拒之門外,他會仔細考慮這些人給出的條件,最終選出幾個比較“合適”的代表進行合作。
這個合適,可能是價格合適,也可能是分成,還有可能是關系。
毫無疑問,在這個過程中,主任自然而然也會有所收獲。
介紹完了主任的情況,第一個故事總算可以正式展開:
某天,有人舉報主任手底下不干凈,跟藥代之間的合作有貓膩,存在非法輸送利益的情況。
消息一出,無論醫院內部,還是網絡上都是一片嘩然——
有人把這件事情發到了網上,而網絡的傳播速度可比想象中快得多,短短幾天時間,主任的一些信息就被發到了網上。
其中,有真有假,有好有壞。
但是,在“合作有貓膩”這件事情上,主任確實被發現并抓住了一些問題,證據確鑿,不好掩蓋。
很多網民不斷指著主任,要求他辭職等等,要求醫院給個說法,揚言要把舉報電話達到市里,乃至省里。
醫院一開始是真的不想處理這件事情。
一個年富力強(四十多不到五十歲,在醫生群體確實可以稱得上年富力強)的中流砥柱,冒然處理對醫院只有壞處,沒有好處。
是的。
沒有好處。
站在醫院的角度上,醫院家大業大,在市里的地位非常超然,每天來往的病人都能把科室里的走廊塞滿。
如今的“藥代”事件聲勢雖然大,但實際上并不會減少醫院收病人的數量。
網民聲音雖大,但真正能對他們醫院經營產生影響的人,基本上沒有。
而主任一個人,無論是他的能力、關系,還是他的資源,給醫院帶來的效益都肉眼可見,并且堪稱巨大。
這樣的人,醫院本身完全沒有處理的動力。
更何況,主任也不是沒有人支持。
有很多曾經被他救治過的病人就在聲援他。
不過這些人多為線下聲援,所以在網絡上的名聲并不明顯。
不過,醫院的打算終究還是沒有如愿。
網絡上的動靜還是傳到了市里,乃至省里,上面打電話,要求醫院必須做出回應。
醫院最終還是做出了通報。
暫時免除了xx主任xx的職位,并且處罰他xx時間內不能從事xx活動,通報批評等等。
至此,“藥代”事件仿佛告一段落,主任的行為受到了懲罰,網絡群眾的情緒也得到了安撫,一切塵埃落定。
但真相確實如此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主任接受的懲罰,對主任本身的影響其實并不大。
批評這種事情,本來就是無關緊要。
處罰他不能參加xx活動,無非就是換個人,多轉一手。
至于免去xx的職位,更是半點影響都沒有。
不干就不干了,就當是身上少了個負擔,多休息一段時間。
這段時間主任還可以出去學習學習,交流交流,甚至偶爾還能做個飛刀。
等一年半載之后,風波徹底過去了,一切差不多就可以恢復原樣了。
而就是這么一個故事,就讓好多人感覺相當刺激。
唐煙給周墨轉述了一了一句話:
“這個處理方式,直接就揭開了許多行業所謂通報的真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