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
周墨詢問劉施施的看法:“如果是道路之爭的話,會不會比純粹的權力之爭看起來要溫情一些?”
劉施施思考幾秒鐘后微微頷首。
單純的權力之爭,會讓人覺得冷血。
由權力之爭,改成道路之爭,會給本來殘酷的爭斗蓋上一層薄薄的面紗,讓人更容易接受一些。
“只是,這樣的設定會不會又有些虎頭蛇尾。《朱樓》從二十集左右,就一直在暗示皇帝和太上皇之間的爭斗,現在太上皇放棄了爭斗,我感覺不少觀眾會失望。”
周墨微微頷首。
劉施施說得確實是個問題。
周墨一開始的劇情設定,太上皇和皇帝之間,確實存在異常帶著血腥味兒的宮廷政變。
只不過考慮到對于兩名帝皇的鋪墊,讓兩人直接發生沖突,不太好安排后續的劇情,所以周墨和柳和平放棄了這個思路。
兩方實力雖有差距,但又不特別懸殊。
無論安排哪一方迅速失敗,都會比較毀這個角色之前建成的“有能力”的形象。
但是如果不安排一方迅速失敗,就是讓兩個人的形象都比較毀。
“這倆人都這么牛逼的情況下,為什么戰爭會持續這么久?”
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經過討論后,周墨和柳和平決定,把這場戰爭交給其他人,一個跟皇帝同輩的王爺。
太上皇去世后,這名王爺收攏了一些原本支持太上皇的人,這些人同時也是對皇帝如今改革最為反對的人。
王爺在這些人的支持下,打著“皇帝不孝”旗號起兵造反,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拉起了一批人。
消息傳到朝廷后,太子請命出征,皇帝不許,反而派了四皇子帶兵平叛。
四皇子軍事能力很強,用了區區三個多月的時間就完成了對王爺的平定。
歸來之后,四皇子的實力迅速壯大很快就在軍隊之中,和太子有了同等水平的威望。
除此之外,這名王爺的叛亂,實際上也為其他支持太上皇的大臣們打了掩護。
這些人沒有那么直接,選擇直接支持一個王爺造反。
他們分散開來,一部分選擇去支持三位皇子,另有一部分則是投靠了郡王。
雖然在太上皇死后,明面上郡王的地位直線下降,私下里他的勢力卻不降反增。
投靠他的臣子們告訴他“潛龍勿用,飛龍在天”。
現在的他,應該盡可能低調,減少自己的關注度,靜待朝堂的變化。
真正的斗爭,現在才剛剛開始。
……
三月十號。
周墨離開燕京,前往劇組。
眼下距離五月份,戛納電影節的開啟還有兩個月。
趁著這段時間,他正好把《魔獸》系列第二部給拍了。
《魔獸》的第一部,內容是阿爾薩斯作為王子,在瑪爾甘尼斯的引誘下,從光明一方墮落之黑暗的過度,成為巫妖王座下的黑暗騎士。
按照正常的劇情來說,《魔獸》系列的第二部應該從阿爾薩斯回到洛丹倫講起,在鮮花和歡呼聲中,他用那柄得自極寒之地的長劍,刺進了自己父親的身體,并于隨后開啟了死亡對洛丹倫的侵襲。
周墨反復思考了多次之后,決定把上述那段劇情放在系列電影的第三部。
至于原因,倒也簡單。
阿爾薩斯在洛丹倫的操作實在太過牲口,先一劍插死了自己的老爹,又干掉了自己在白銀之手的幾位同僚,殺掉了自己的師父,最后更是弄死了無數自己的子民,用瘟疫感染他們,把他們變成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