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佛門不是把朝廷逼到墻角了劉崇也不會行此破釜沉舟兩敗俱傷之事。兩家共存數百年早已經是零和博弈的局面了。已經很難再和諧共存下去了。
“你之前說空見不是投靠了朝廷嗎?怎么后來他又成了扯旗造反的人了?”方諾問道。
劉煜點頭道:“他投靠朝廷是真,扯旗造反也不假。若是沒有他從中牽線朝廷很難召集起全國上下諸多高僧大德前來星月城宣法。”
“但他做的這些和他扯旗造反也沒有沖突,先生你想。若是幕國上下所有高僧都朝廷一掃而空,那么出身大報恩寺的空間在佛門中又是何等地位?”
“這些事情我也是后知后覺。或許空見造反早就在計劃之中,甚至這個主意都不是空見自己的意思,搞不好是他的師尊在臨死前給他安排的路子。先讓他假意投靠朝廷并對國內高僧一掃而空。接著又反出朝廷豎起大旗。如此一來整個佛門便成了他囊中之物。而他則搖身一變成了佛門唯一的真佛。說到底這就是一道徹頭徹尾的反間計。”劉煜切齒道。
方諾聞言不由啞然失笑,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說的就是這樣。
“他造反就造反,去搞我華城干什么?還有你不是說這事和你也有關聯嗎?關聯在哪?”
劉煜聞言面色數變,最終還是老實答道:“佛門會反抗其實我和父王對此早有意料。但石頭未落地之前我和父王永遠猜不到他們會做出何種形式的反抗。”
“秉持著為父王分憂的心思。我當時就覺得與其坐以待斃等他們先動手不如我直接挑唆他們動手來的更穩妥一點,至少這樣能把主動權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上。于是我明里暗里都向佛門放出風聲說朝廷要把佛門徹底剿滅殆盡。為的就是想把他們逼反。再則還通過佛門的暗線,把燃身供佛這個主意的出題人泄露了出去。以轉移他們關注的焦點。”
聽到這里方諾已經全明白了。說白了方諾成為了他們父子倆給佛門交出的一個泄憤口。轉移矛盾的同時還能大大緩解佛門對朝廷的仇恨值。
站在劉崇父子的角度他們這么做無可厚非。死道友不死貧道嘛。
而佛門在得知這些真相后找不到方諾便直接拿華城開刀了。
“你這么做就沒有考慮后果嗎?就不怕我查到你身上嗎?”
劉煜搖了搖頭:“起先是不怕的,因為先生你無論怎么查也只會查到佛門身上。而只要先生查到佛門我還借助先生的力量的對佛門痛恨一擊。可謂是一石二鳥。”
方諾聽后哈哈大笑一陣后厲色道:“你說謊。”
劉煜聞言慌忙伏地道:“方才所言句句屬實,還請先生明察。”
“哼。明察?那就麻煩你告訴我,你怎么知道他們在得知那個主意是我出的后不去找我而是去華城呢?莫非你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此言一出,劉煜明顯慌了神。
因為道理再簡單不過了。如果一切都按他說的那樣,那么華城一事是誰也預料不到的。就連劉煜也想不到佛門會如此喪心病狂屠滅一個城池。
按照常理佛門最應該做的是去針對方諾這個人,而不是什么八竿子打不著的華城。
故而劉煜說出這些事背后的真正邏輯是想借佛門的手除掉方諾,然后再借助天下四極的力量徹底把佛門挫骨揚灰。唯有如此才能讓佛門萬劫不復徹底泯滅,屆時佛門滅亡反而和朝廷沒什么關系。他們父子反而可以把此事推的一干二凈盡收幕國民心。幕國百姓的仇恨也不會落到他們身上。真可謂是借刀殺人的典范案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