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說拓跋友榮是你派人暗殺的咯?”方諾問道。
可誰料問題一出劉煜卻連連搖頭道:“先生這就錯怪我了。拓跋友榮還真不是我派人做的。我雖然也準備了暗殺手段,但我的目標是左賢王拓跋力而非拓跋友榮。可誰知還沒等我的人動手拓跋友榮就率先遭遇刺殺。事發突然我也感到很是錯愕,但好在同樣可以用拓跋友榮引拓跋宏入局。至于后面的事想必先生應該都已經知道了。”
事情聊到現在方諾也對華城一事有了個大致脈絡。
華城一案雖然是佛門下的手,但若要歸根溯源的話全是劉煜一手造成的。
燃身供佛后劉煜就預感到佛門要反。佛門也知道朝廷早晚會對他們動手。于是兩邊都開始了暗中的布局。
佛門先讓空見使了一招苦肉計讓空見順利打入朝廷內部。而劉煜則暗中唆使佛門盡快造反的同時還刷鍋給方諾。
佛門經不起挑動果然反了。但不知出于何種目的佛門沒有直接去找方諾而是選擇了對華城動手。
至于具體原因還要等方諾抓到空見才能問個明白。
華城一事發生后劉煜就大感不妙,因為他感覺事情已經漸漸超出他的掌控了。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既然華城已經被迫卷進來了那不如讓華城卷個徹底。
于是就在拓跋宏和關山海對峙的時候搞死拓跋宏的計劃就油然而生。
一來可以借此機會除掉這個北方勁敵讓幕國松一口氣。二是佛門眼看就要內亂,他必須扔一塊大骨頭出去讓其余幾國對貧瘠的幕國無暇他顧。
三則是在剿滅拓跋宏的同時把華城夷為平地。屆時這口黑鍋則徹底甩到其余三國身上,就算方諾想要追查也是不可能了。
但可惜的是他幾次三番的設計布局全都陰差陽錯的讓局面徹底失控。
佛門沒按他的劇本走,景國更是和他的最初的設想南轅北轍。可謂是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到最后他自己反而落得個兩邊不討好,既得罪了方諾又得罪了三國。佛門的內亂還越演越烈。可謂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偷雞不成蝕把米。
最后星月城一把大火和連日來的菩薩顯靈徹底打斷了他的脊梁和傲氣。
如果說幕國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劉煜他要負百分之八十的責任。若不是他自作主張自作聰明。他老子穩扎穩打下還未必能搞出這么多亂子。
劉崇雖然算不上什么圣主明君,但至少基本素養的還是有的。知道什么時候該忍,什么時候該沖。
結果他這個大寶貝一通亂拳下不但局勢沒有絲毫好轉。就連他老子也感到無力回天了。幕國局勢直轉急下糜爛不堪,已到亡國的邊緣了。
這或許就是劉崇為什么能這么痛快舍棄王位不坐的原因吧。因為在繼續下去搞不好自己就會成為史書上的亡國之君,與其如此倒不如急流勇退留一個清名給后世。
“呵呵,你說我是該夸你聰明呢?還是蠢呢?”想通此節后方諾也只能無奈嘆息。
“成王敗寇而已。若先生能對小王網開一面,并對之前的過錯既往不咎,小王發誓從今往后小王就是先生門下一走狗。”劉煜義正言辭的說道。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想要入黨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