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大頭聰明,時不時的說一句我奶,我奶,我奶。
這倆字就像一把刀懸在文老漢和文修易的腦袋上,讓兩人硬是半點口都沒松。
最后村長也知道是忽悠不了,只能作罷,畢竟那紅薯的產量,他都看在眼里,一家二十斤,育苗出來真的能種不少了,趕在年底還能收一波,那今天就能過個飽年。
另外,文修易也說了,種了紅薯剩下的地可以種大豆,大家只管種,到時候種出來他們家都收,前提是豆子的質量好才行。
這家家戶戶都是老農了,種出來的豆子能不好嗎?
村長全應了,至于村長怎么去通知村里人就不是他們該管的事了。
果不其然,第二天文家人下地干活的時候就陸陸續續的有人來打聽買紅薯做種的事。
得到文家人確切的消息,大家這才放心,那東西的產量,是真的高啊,就算只有二十斤,今年種了,明年再繼續留種種,這產量不就一下上去了。
這樣一來總比像往年一樣,種一茬糧食,種一茬菜,最后賣不掉的就全爛在地里。
而且多出來的地還能種豆子,這可高興了大伙,文秀才說了,這種大豆能養地,養得好來年的麥子也才能長得好,不管是為什么,但是文秀才說了,他們就照做。
而且文家也說了,種出來的豆子,賣不掉的他們都收,現在文家有個大醬作坊,這做大醬的材料可不就是這豆子嘛。
一時之間大家也不擔心自己的銷路了,那干活的勁就更足了。
至于文修易為什么讓大家都種豆子,一方面確實能改善土質,這收了麥子地得養一養,不然到了第二年營養流失長出來的麥子也不好。
還有一層就是羅氏的大醬作坊,這豆子的消耗量也不小,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文瑤跟他說的榨油的事。
現在食用油都是豬油,這東西香是香,但是文修易就擔心吃多了也不好,還是得弄點植物油出來。
不過這事除了父女倆,其他誰也沒說。
收完了麥子,村里人又熱火朝天的開始翻地,又按照文修易的方法育苗,家里的地,栽了一部分的紅薯,剩下的就全聽了文修易的,種起了大豆。至于文家自己的地,則一半種了土豆,一半種了紅薯,荒山上開出來的那些地里,種上了文瑤的向日葵和辣椒跟番茄。
也就是在這樣忙碌的日子里,玉米地里的玉米,終于迎來了收成。
李福等的就是這一天,也不枉費他在文家賴了這么久。
所有的玉米收上來,稱了重量。
一畝地的產量在一千三百斤,比起紅薯和土豆,產量略低一些,但也已經超出了原本的糧食太多。
而且為了讓他們更切身實地的感受玉米的好處,文瑤甚至做了玉米宴。
玉米蒸的飯,玉米做的餅,水煮玉米,爆米花,甚至玉米炒的菜,玉米燉的湯,凡是只要是用得上玉米的,全都上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