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背后目的
第二日,何府的事情就傳到了村子里,何縣令這兩年也算干了不少實事,村民心中感激,周里尹包括其他不少人都上門來看望何老夫人。
何家遭此禍事,縣令也不一定還能繼續做,但周里尹并沒有落井下石,反而請何老夫人安心在村中住下。
也有一些人心中不安,比如宋安邦,悄悄將白建章拉到角落里問:
“何老夫人到咱們村子住,不會有什么影響吧?萬一他們被抓,咱們不就是窩藏罪犯了?”
白建章白了他一眼:“他們要是罪犯,抄家的時候就被抓走了,還能放出門去?再說了,三叔公都讓他們在這里安心住了,你還有什么不放心的。”
“那咱們的新店,還能不能開了?”
白建章皺起眉頭:“現在衙門發生了這樣大的事情,好多經辦都給逮進去了,咱們的文書估計要拖延一陣子。”
另一人道:“要我說,現在這時候就不適合開店,還不知道下一任縣令是誰,不如等風頭過去,一切都相安無事了,咱們再開店。”
此人說得十分在理,在場人都點頭同意。
一個村的心血,不能毀于一旦,晚點開店也未嘗不可。
“咱們這陣子也都縮著點腦袋吧,還不知道何大人這案子啥情況呢,咱青云縣啊,就是個多事之地。”眾人又是一陣唏噓。
何大人牽涉的案子并不簡單,這背后是各方勢力的博弈。
青云縣算是中原向邊境運送糧草物資的必經之路,上一屆縣令陸衡,就是因為軍中物資之事被抄家流放。
何季炎自上任以來,對于軍事方面那是絲毫不敢放松,但即使這樣,他還是因為一個貽誤軍情的罪名給下了獄。
自此他算是明白了,自己就是個小魚小蝦,閻王打架,小鬼遭殃。他就算縣令干得再兢兢業業,別人拿他當棋子的時候也不會有任何猶豫。
現在想來,怪不得他一個無權無勢無背景的六部小主事,竟然得了一個外派的官,感情是大家都不愿意來,才輪得到他。
可悲可嘆啊!
何季炎感嘆自己小小芝麻官的坎坷命運之時,朝堂之上也吵得不可開交。
邊境這幾年不是很安生,蠻夷之部屢屢挑釁,出現了幾次不大不小的沖突。在朝堂上這些文官看來,這已經是戰亂將起的征兆。邊郡伯虞肅對于此事則并不怎么在意,幾次沖突打得十分保守,這令朝臣們十分不滿,覺得有損大國威儀。
一些朝臣甚至認為邊郡伯年老倦怠,不再適合執掌邊境守備的重任。
圣上本不愿動邊郡伯,但前兩年的一次戰事失利,有心之人散布謠言,說邊郡伯長期盤踞北部邊境,早已有了異心,圣上疑心大起,重重責罰了一些官員,其中就有上一屆青云縣縣令陸衡。
屬實是敲山震虎了。
這一次邊境再起沖突,邊郡伯以糧草不足為由按兵不動,再一次在朝堂上激起軒然大波。
有人直接建議,讓武安大將軍揮師北上,接替邊郡伯肅清北蠻,以揚國威。
圣上此時正猶疑不定。一方面,他對邊郡伯長期盤踞在邊境有所忌憚,想借此削弱邊郡伯的勢力;另一方面,又擔心替換邊境值守引得邊境動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