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遍地烽火狼煙。
舍爾的大洋艦隊在380炮數量上要比皇家海軍更有優勢,她們一共有96門高達380毫米的重炮,而皇家海軍在這方面陷入了劣勢,只有72門,畢竟厭戰號已經接近于報廢,胡德戰沉。
所以大洋艦隊發揮出來的重型火力要比皇家海軍兇猛的多,不過皇家海軍380以下的艦炮也要比大洋艦隊要強的多,要強多一倍。
炮火你來我往,無數的重型炮彈落入到這些以鋼鐵鑄造的巨獸身上,這太殘酷了。
大洋艦隊多出來的24門380毫米炮對杰利科的戰列線造成了很大的傷害,這意味著皇家海軍要多承擔著24門火炮在一定時間內發射出的彈藥。
同樣的道理,大洋艦隊也要承受著皇家海軍數倍于己的火力攻擊,這種攻擊的口徑是380毫米之下。
兇獸之間的搏斗異常殘酷,這種殘酷已經讓雙方的輔助艦隊意識到,不能讓自己的主力艦再這么薄弱下去了,輔助艦隊也要發揮出在戰場上的意義!
“為了皇家海軍!升起z字旗!”
游離在戰場邊緣的皇家裝甲巡洋艦編隊和驅逐艦編隊,任何的輔助艦艇都參加到了這場只有主力艦才能參加的海戰中。
盡管他們知道以瘦弱之軀沖擊海上霸主意味著什么,但只要沖過去,哪怕只能沖散普魯士人的陣型也好,那就意味著他們已經勝利了。
他們向舍爾所在的巴伐利亞號戰列艦發起了決死沖鋒,此刻就像是數十個人向著一個萬人的戰陣發起了沖鋒。
這樣的結果可想而知,那就是被無數的副炮和主炮撕成碎片,在半路上就被打沉了,但盡管如此跟在后面的輔助艦艇還是如飛蛾撲火般撲了上去。
無畏的精神和無畏的戰艦此刻成為了無畏的碎片。
而為了避讓這些瘋子以及發射的魚雷,大洋艦隊的陣型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混亂。
“要是船臺中的那2艘超級維多利亞女王級能夠到來就好了,406炮將主宰這片戰場。”
靠著輔助艦隊爭取的短暫時間,杰利科變換了陣型和距離。
他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在遠距離炮戰中普魯士人的重炮多很占優勢,那就再把距離拉近一點,讓皇家海軍中的大量的343和其他火力能發揮出更大的力量。
這樣做也是有弊端的,那就是普魯士人的380毫米炮的威力更大了,說不定伊麗莎白和復仇級的主裝都要被擊穿,但它們(指380炮)的數量相比于皇家海軍中的艦炮數量要少得多。
貝蒂那邊也取得了很大優勢,火力全開的貝蒂艦隊干掉了呂佐夫號,到目前為止雙方沉沒的就只有戰巡。
戰場更加混亂了。
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勇敢號誤入了無畏艦的戰場,艦上的8門381毫米重炮重拳出擊,配合友軍狠狠揍向了對面普魯士的4艘赫爾戈蘭級無畏艦。
赫爾戈蘭級雖然有12門305主炮,但船體設計實在是有問題,單側只有8門炮能夠充分發揮出火力,造成了極大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