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命,”哈倫沒有反對亞歷山大的指示。
在他看來,既然帕夏說過他們需要,那他們就需要。
戴頭盔的原因很明顯,布是為了減少多年來所有灰塵對肺部的傷害,結果將證明這1明智的舉動。
亞歷山大所經營的礦山將擁有高產的記錄,但同時也相對安全,在許多人看來,這幾乎是1種矛盾的組合。
完成了確保礦石供應的任務,亞歷山大暫時轉向了今天的下1個話題——建筑。
“窯爐和制磚怎么樣了?”亞歷山大把剩下的人交給了哈倫,他又瘦又高,臉上沒有胡子——賈茲姆。
在登6的第1個星期,亞歷山大就把磚窯和水泥窯的圖紙交給了石匠。
在亞歷山大決定自己搬進來之前,他們就已經進城1個星期了。
現在。7天過去了,亞歷山大急切地想知道他們的進展。
賈祖姆說:“我們已經完成了兩座制磚窯中的20座,隨時可以開始生產。”
“我們正在用鐵匠鋪做水泥窯。應該在1周內完成。”他保證。
“很好,很好,繼續努力,”亞歷山大對報告的進展感到非常高興,他在1句話中說了3次“好”這個詞。
交給他們的任務并不容易。
他們被要求建造3種類型的窯,并且盡可能多地建造。
前兩個是制磚窯,1個用于干燥生的、濕的、磚狀的粘土,在大約100攝氏度的溫度下工作,另1個用于實際燒制磚,可以達到1000攝氏度。
這些窯爐是亞歷山大在船上設計的,從外面看就像建在凸起平臺上的矩形房屋。
第1個用來曬磚的窯爐看起來就像1個只有側面和屋頂的房子,前后都是敞開的。
綠磚會被放進他的“房子”里,上面鋪著干草和各種各樣的引火物,比如鋸末、原木、碎木和碎木,然后被點燃,慢慢地把磚燒熟。
這種燃燒將持續1兩天,取決于粘土和水分含量。溫度在100到200攝氏度之間。
亞歷山大故意使窯非常開放,容易熱損失,以達到這個低溫,因為太高的溫度會使原料磚開裂。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在過高的溫度下,磚表面周圍的水會蒸發得太快,導致表層收縮,而內層的體積保持不變,并會抵抗收縮,從而使外表面開裂,使磚崩解。
第2個磚窯,用來燒制,像1個巨大的圓頂,建在1個凸起的平臺上。
平臺的中間和頂部是中空的,這樣空氣就可以通過地板上的小孔進出上面的房間。
磚會像以前的窯爐1樣,從頂部連同所有必要的引火1起放入窯中,然后用1個沉重的青銅頂部封閉,以減少熱量損失。
每隔1段時間,頂部就會打開,以增加更多的引火物。
這個燒制過程也將在1000度左右持續1到兩天,1旦燒制完成,磚將進1步在窯內冷卻至少1天。
這樣,35天就能制成1批磚,大約1百塊。